连日来,一场深入到蔗糖产业前端、终端的全景调查,牵出了众多隐藏在产销链条中制约甘蔗产业发展的“顽症”:卖甘蔗难、乱收费、黑心秤、扣杂率随意、蔗农薄利、成本与糖价倒挂、糖企连年亏损……
海南是全国五大食糖主产区之一,目前全省有蔗农12万户,糖厂18家,与产业相关的从业人数近50万人。从辉煌的税收大户走向尴尬的边缘产业,经年累月存在的“顽疾”已让糖业发展步履沉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省糖业协会秘书长李京认为,生产技术落后、刚性监管制度的缺位,是多年来甘蔗产业堆积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公约无处罚
刚性制度缺位 管理无力
对南国都市报此次对糖业的关注,李京给予了更多的理解。“这个产业很需要媒体去关注,如有问题,绝不护短。”
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此次产业调查中发现,产业呈现的问题更多集中在砍运环节,其中,蔗农等单、等收的问题尤其尖锐。
“甘蔗种植的时间不同,种植的品种、土壤不同,成熟程度差得很远。有的是秋种甘蔗,有的是开春种植的甘蔗,成熟度的差距就很大。”李京说,为了科学砍运甘蔗,确保糖量回收,糖业协会提出了一个规定:先熟先砍、先砍先收、先收先运、先运先榨。同时,从砍蔗到车间压榨,不能超过三天,最好是两天。
每个榨季前糖厂会制定一系列制度,并根据产区甘蔗成熟情况制定砍运的计划。
记者在省糖业协会看到一份《海南省制糖企业2012跨2013年榨季生产自律公约》。这份“自律公约”正是为了规范收购砍运秩序,根除卡农伤农而专门设定。
依照“自律公约”,砍运计划需张榜公布做到“三公”,接受蔗农以及社会的监督。对于同等成熟条件的甘蔗,采取抽签的形势进行调配。
由于榨季横跨春节,有时糖厂也会采取“人性化”的做法。“在甘蔗成熟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糖厂会尽量做到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能砍运一车。蔗农一年到头的收入就靠卖甘蔗,没有钱年关不好过。” 但李京也坦言,这样人性化的做法有好处,但也容易形成漏洞。会导致个别甘蔗车“加塞”的插队现象。
同样,张榜公布的砍运计划能否使蔗农的权益得到公平维护?蔗农如何监督糖厂?在记者的走访中,临高蔗农普遍反映“砍运单一票难求” ,疲于应对“卖难”的他们,对于糖厂制定的砍运计划几乎无话语权。
由于这份“自律公约”并没有强制性,只能靠糖厂自律来落实,所以,一旦蔗农遇到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或者个别糖厂不自律时,蔗农的维权便沦为空谈。
但李京坚持认为,一旦蔗农提出异议,糖厂不会坐视不理,操作规范的糖厂内部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糖厂和蔗农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是互相依存和长期合作的关系,农民不种植了,糖厂就不存在了。”
然而常年靠企业“自律公约”去规范的甘蔗产业管理,也面临“无力感”。一纸约束力、限制力很弱的“自律公约”,和实际的经济利益相比,已无法对等。
“如果真的违反公约,也没有办法处罚。糖业还处在一个很边缘的状态。”李京坦言,没有刚性的制度为整个行业管理助力,管理就会无力。
有标准怠执行
“目测”计算扣杂率 蔗农不服
在此次调查中,蔗农普遍反映扣杂率弹性大,靠目测惹争议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产业管理标准执行随意性的反思。
根据《自律公约》,甘蔗收购执行全省统一的外观质量要求和扣杂标准。在具体标准方面,用稻草捆蔗的,扣除3%;用蔗叶、化纤维捆蔗的,扣除8%;带有须根、泥土的,扣除3%;夹有干枯蔗、蔗笋的,扣除2%-4%;带有蔗梢的,扣除8%。制糖企业不得超标准扣杂。
看似清晰的扣杂标准,在现实中的操作却比较随意。在具体的操作中,糖厂对甘蔗扣杂的多少,依然靠目测的方式。“凭感觉”常常让蔗农不能接受,引起争议。
李京说,认定扣杂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入厂前抽检,或者整车卸货后检查完毕再装车。但这样的方式在生产繁忙的榨季中,很难实施,因此,多年来靠“目测”认定扣杂率。
他认为,扣杂率认定的高低,另一方面也与蔗农田头不规范的砍收有关。糖厂对进厂前的甘蔗原料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西部地区一些规范的糖厂来说,他们会派员指导蔗农砍收,去叶捆扎,使之符合糖厂的入厂要求,因此扣杂率就会低。如果不符合糖厂的原料要求,甚至有的蔗农还在甘蔗里掺入其他杂物,扣杂率的判定就会高。他期望,将来此类问题能够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