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国农民种粮热情为何没有印度高?

2013-01-19

  据印度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1日,印度大米库存总量为322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2970万吨增长8%,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12年印度的大米生产也创历史最高水平,大米出口达到975万吨,比2011年增加175万吨,首次超过泰国(6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此外,印度的小麦产量连续7年创纪录,2013年的收成可能高于2011—2012年的最高纪录9390万吨。印度小麦研究院主任杜-夏尔马表示,过去三周小麦主产区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较好在土壤湿度和低于平均水平的气温对小麦生长有利,且创纪录的国内价格激励了农民的种植热情。

  这些年,印度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不仅解决了国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有大量余粮出口。过去,印度需要进口粮食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因而他们十分羡慕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然而,不到10年时间,现在该轮到中国人羡慕印度粮食的自给自足了。

  进入21世纪初,中国粮食自给自足还能达到95%,之后逐渐下滑,到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已不足90%。

  想想看,作为13亿人的大国,中国粮食缺口达到10%是什么样的结果。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观察人士认为,导致中国粮食自给自足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热情下降。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取消了传承几千年的农业税,并下拨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但随着物价上涨,农民种粮的成本急剧上升,种子、化肥、农药不同程度上涨。经测算,农民种粮除去成本每亩利润不足400元,按每人种5亩计算,年收入不足2000元。

  其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农的劳力短缺。中国目前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弃田务工”、“弃田经商”的人数急剧增多,种粮农民人数大大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农民放弃粮食生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投资成本加重,种粮已经不再是一条好的“致富道路”,或者农业生产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因市场传导作用,可能蔓延至更多的产粮地区粮食产量急剧下滑以及耕地荒废。根据一些农民的说法,在家种田一年,收入为一千多元;而外出打工,一般有一万多元。况且,“口袋里有钱,不愁买不到粮。”这一观念已被许多农民所接受。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民家庭的耕作面积平均约为0.6公顷,能在多大程度上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另外,虽然粮食生产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现实中农民种粮却未能分享农业引入企业化经营后的成果,即使农民提高产量其收益也屈指可数。

  全国著名的大米品牌——黑龙江省“五常大米”,最贵的一斤甚至卖到了199元,但当地许多农民却感受不到喜悦,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稻谷,卖给粮食加工企业或经销商每斤不到2元钱。按水稻出米率60%计算,如果加工企业或经销商将大米每市斤卖50元的话,水稻价格应该是每市斤30元。可是企业收购价平均还不足2元,去掉加工费、包装费,企业得到了十倍的利润。

  有关媒体称,从2012年起,中国已开始从印度进口大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为印度大米的最大买家。这无疑给中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大米、小麦生产大国,但两国在粮食自给自足角色的迅速转移,无疑给中国极大的压力。

  没想到,中国这个全球曾经的产粮大国,现已沦落为粮食进口大国。伴随着粮食进口的大量增加,中国的吃饭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产业将出现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的状况,最终丧失对粮食供应的主导权?由于印度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掌握了世界粮食市场的控制权,中国进口这些大宗商品将受控于这些国家。

  要改变这个现状,中国只有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能增产也能增收,才能真正有种粮积极性。以市场为主体来形成粮食价格,前提首先是必须有好的市场经济,农民能够赚钱,“农民不愿种粮”的问题才有可能破解。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