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5亿农产品初加工补助取得积极成效

2013-01-02

  为切实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实施区域应季销售的马铃薯和果蔬,平均售价比去年提高10%~20%,入窖马铃薯和入库果蔬的增值潜力好,初加工项目设施的稳价增收效果良好。

  项目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等设施,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等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9个县市(团场)。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项目反响积极,需求旺盛。河北献县利用项目补助资金建设红枣烘干房310座,淮镇、高官、韩村3个乡镇红枣减损率达到35%,价格提高两倍以上,3个乡镇枣农增收5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河南省宁陵县新建酥梨贮藏窖341座,有效改善了酥梨初加工设施条件,产后损失率降低到5%以内。初步测算,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带动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已经超过了10亿元;有1.3万多农户和1200多个合作社享受到了国家的补助政策,新建贮藏窖1.8万多座、冷藏库4600多座和果蔬烘房1800多座,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50万吨,果蔬冷藏能力30万吨,果蔬制干能力30万吨。

  为了确保这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各级农业、财政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各省、各县制订了本级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并细化了项目总体思路、补助范围、对象、实施程序等内容。在项目管理方面,建立了补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各级管理部门实时查询、汇总奖补设施信息,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和实施进度。在技术指导方面,农业部编印了《2012年奖补设施技术方案》,举办了12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50多个项目县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各地培训了有建设意愿的农户和合作社代表3万多人。强化服务和督导检查,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融资服务。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落实。总体看,各地工作扎实到位,确保了奖补设施“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目标的实现。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