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首席科学家十人谈
依靠科技主攻单产
——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
2007年,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部和财政部选择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生猪、水产等农产品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启动建设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立了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聘用50位首席科学家,涉及34个作物产品、11个畜产品、5个水产品。
自本期起,科教周刊将与中国农业新闻网联合陆续推出“农业首席科学家十人谈”,全面介绍这些产业技术体系在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编者
主持人、本报记者 曹茸
近日,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研究员来到中国农业新闻网演播室,记者就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状况以及科技在小麦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对肖世和进行了专访。
降雪没有引起冻害 小麦苗情好于上年
主持人:今年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雪偏多,遭遇了严寒天气,这种冰冻雨雪天气对当前小麦生产有什么影响?眼下冬小麦苗情状况怎么样?
肖世和:1月19~20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雨雪,总的来说这场雪对生产还是有利的,从各地的报告来看没有引起冻害,还增加了表墒,就是说土壤水分还增加了,目前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来看,11个小麦主产省冬小麦一二类苗占85%以上,比上年还要好一些。其中,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山西、湖北、甘肃、新疆8省(区)苗情好于上年同期。有3个省苗情比去年略差一点:第一个是陕西省。2012年冬季有中等干旱,所以苗情略差,现在正在抗旱减灾紧抓苗情转化;第二个是四川省。因为2012年秋季降雨偏少,苗情总体比上年略差,目前是拔节期,正在追肥灌水促苗转化;第三个是安徽省。去年播种期推迟10天,播种期又遇干旱,播种进度不整齐,1月下旬以来气温比常年低3度左右,所以造成了安徽省目前总体上来说比去年略差一些,需要加强春季管理。
主持人:去年我国粮食实现了“九连增”,特别是夏粮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新高,您觉得在粮食“九连增”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
肖世和:我觉得“九连增”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央重视粮食生产。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大家一起抓粮食生产的合力。二是各方面支持力度加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建设、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等重点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三是加强科技支撑。我们构建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所以说,好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这三个大的方面是“九连增”的重要保障。
技术研发对接推广防灾减灾快速应急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农业科教战线上活跃着两支队伍。一支是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另一支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请您介绍一下,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的组成情况,以及体系专家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肖世和: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是2007年底国家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50个体系之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一个有35个岗位科学家、51个综合试验站、总人数为445人的专家团队。同时,每个综合试验站又带动5个示范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这样一共有255个示范县直接跟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在这255个示范县共有765名技术骨干,涵盖施肥、品种、栽培等各方面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样说起来,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人员是上千人的队伍,大家一起围绕小麦产业开展科技工作。
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有三方面工作:
一是研发实用技术。主要由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来做,这些岗位科学家以前做实用技术相对较少,大部分从事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现在在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团队里,更多地是围绕生产实际做工作,这些实用技术包括培育新品种、研制轻简化实用技术等。
二是集成创新技术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单项技术的效果总是有限的,很多技术都需要多项技术集成综合使用。尤其是在农业方面,适宜技术配套使用效果更好。
三是示范带动。去年我们组织2000多次科技培训班,主要面向农机手、种田大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由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根据农时把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培训方式也有一些变化,过去主要是讲课,2012年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在255个示范县设立了551个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到了94.9万亩。基地里专门示范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向当地的技术人员、种田大户和一般农民进行展示。同时,培训内容也发生了改变,2012年我们不仅仅是单纯的种植技术培训,还包括政策导向、市场走势以及销售信息等方面内容。体系专家会给农民讲解目前小麦生产形势,包括国内外市场情况、产业政策等;粮食部门或加工专家还会讲解市场需求信息。
主持人:产业技术体系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当地的农业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您能否为我们举个例子,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时候,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是如何应急的?
肖世和:产业技术体系把应急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有一个应急小组,出现了什么情况、哪些专家来组织、处理,在体系中都有明确规定。举例来说,遇突发病虫害,那么就由示范县第一时间反馈到综合试验站,综合试验站立即反馈给相关专家,或者直接反映到体系办公室。我们要求,体系专家在12小时之内到达现场,24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为当地农业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单产和品质科技挖掘增产潜力
主持人:您曾经说过,我国小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稳定面积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单产和品质。那么,目前我国小麦提高单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我国小麦品种研发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肖世和:提高单产是我们国家稳粮增效的重要措施。总的来说,这几年小麦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这些成熟技术通过高产创建等方式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不仅在粮食“九连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今后几年的主要增产措施。
从品种方面看,我们这几年也实现了重要突破,小麦品种已完成7次更新换代,产量潜力已有很大提高。目前我们主产区推广的品种,产量可以突破750公斤,高产优质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品质也比前几年有很大提高。2012年农业部发布的主导品种,仍将是今后几年小麦生产主要品种。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育成一批新的品种,所以我们的品种是源源不断地更新换代,为农业生产服务。与此同时,这几年我们的种子质量也不断提升,就是能够保证生产上利用高质量均一化的种子。优良的品种和高质量的种子,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是良种。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特别是近九年来,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可以说各级农业部门指导小麦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心中更有底数。放眼未来,要实现小麦继续增产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您对今年小麦生产还有哪些建议?
肖世和: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很多领导、专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小麦面积稳定在3.6亿亩,上升空间很小,所以要实现小麦继续增产难度很大。我觉得挖掘潜力要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要确定小麦生产的重点区域。黄淮海北部是传统的高产区,但因为缺水进一步提高产量难度很大。现在北纬31°~35°的地区,包括黄淮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北部、还有西南地区的东部,这一地区占全国小麦面积三分之一。这些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地下水丰富,缺点就是土地不是很平整,栽培管理粗放,中低产田较多。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这一区域就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但是前面所说的一些传统高产区也要考虑,在保证总产稳中有增的情况下尽可能节水节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要实现小麦品种不断更新。目前“济麦22”增产潜力大,小面积亩产可突破1500斤,推广面积较大;“新麦26”等优质高产品种,再过几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我们要继续挖掘增产潜力,不断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尤其是抗病性、适应性好的品种。
第三是生产管理技术还要进行创新。生产管理技术包括几个方面,机械化栽培技术、水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合理轮作技术等,这些方面都还是有继续改善的潜力。
说到今年小麦生产,要特别重视病虫害的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吸浆虫和地下害虫密度比较高,这个跟天气有关。今冬北方冬麦区气温比常年要低一些,预计今春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者偏高,有利于害虫春季复苏和发生危害。同时,小麦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有利于病虫发生,我们多数小麦品种不抗条锈病、赤霉病,在江淮、黄淮和华北这些主要麦区,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纹枯病、吸浆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差,而且抗蚜虫的品种也没有,所以从品种方面也应该注意病虫害。另外,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天北方地区降水可能比常年同期要多,这样就有利于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这些病害的扩散流行和吸浆虫的发生危害。南方地区降水偏少有利于蚜虫、红蜘蛛发生危害。所以总的来说,如果今年我们把这个病虫害问题抓好的话,还是有望获得高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