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三低一短”(技术含量低、综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问题,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对农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实现从“三低一短”向“三高一长”转变的关键。
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全球食品格局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到2015年,食品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的比例稳步提高。
发展精深加工,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达到8600亿,科技资源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花了这么多钱,研发成果越来越多,科研成果到哪里去了?非常可惜,许多成果都在抽屉里或档案柜里睡大觉!
2011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发表《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明确指出当前的突出问题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由于管理体制和评价导向的原因,许多科技人员还只求论文、样品,目的是评职称、晋级,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未来五年,必须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轨道。否则,以后的路走起来将会十分艰难。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在于中试熟化,就是要把实验室的小试成果,通过中试熟化后,孵化出产业。中试熟化,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表述的一个概念: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强调: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面向产业需求,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现在的投入状况是两头大中间小,有几千亿投入科研,大规模资金投入产业,可惜中间投得太少了。很多人对中试不了解,不知道中试熟化到底是什么,按照国外的合理比应该是1∶10∶100。我国现在的比例是1∶0.1∶100。因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调整调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很好地调过来。
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由中科院及高校中青年专家共同创建的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经营机构。十几年来,中科前方致力于运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对那些弃之为废、用之为宝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进行深度研发与综合利用,多个项目被列为科技部“火炬计划”和国家发改委“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国家示范工程”;数十项专利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出近百个产品,进入市场销售。至今,中科前方已相继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合作基地。
中科前方首次提出了“市场中试”概念,并付诸实践,是科技部批准的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中试熟化要通过需求识别、技术分析、文化创意,进行市场判断、要素考量、价值评估,然后确认方向,再去进行集成、样品试制、技术中试及市场中试。
所谓技术中试就是在中试车间试制出产品来,所谓市场中试就是把一个可以进入市场的完整产品拿到市场去试销,看看市场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再想办法改进,只有市场接受,才能孵化出产业来。可见,中试是针对技术与市场的,孵化是针对产业的,从科技到产业这个链条是很长的。现在的局面,科技成果多,但产业化成果少。
布局好,层次高,是大农业向强农业转变的关键,只有精深加工,才能提高层次。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差距在精深加工,希望也在精深加工。这方面中科前方有几十个成功的例子。
畜禽养殖加工企业的共同问题是肉分割后的副产品量很大,我们为企业拟定“深度开发,变副为宝”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开发体系。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深度延长产业链,不仅可以从产业上化杂为整,以主带副,以副促主,而且可以从价值体现上变副为主,主副并进,极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积极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生态环境效益。
又如桃产业,桃花桃叶桃枝都可作为原料,可以做出许多产品,需要多家科研所协作,多位专家承担,集成创新。西瓜也一样,西瓜皮做成去火片,西瓜霜,清心茶等,一个十块钱的西瓜,可能具有上百块钱的价值。小小辣椒,通过七级梯度开发,随着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附加值就越来越高。
。战略大产业具有三个特征:关联度、稳定性及凝聚科技和文化含量。
用科技和文化创意工业,通过工业带动农业,这是产业融合模式。实质是通过技术中试与市场中试,孵化新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