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看一排排的大棚,彭开友的家庭农场可能与一般的家庭农场没区别。但一走进专门培育盆栽野菜的温室大棚,一盆盆像花儿一样的野菜马上让人眼前一亮。将野菜种在花盆里,既可观赏又能吃,开辟了“食用+观赏自种”两条销售路径。接下来,他要在24亩地上培育“花盆野菜”致富梦。
盆栽野菜走进百姓家
昨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这片家庭农场时,天空突降急雨。一名身穿塑胶雨衣、顶着黄色草帽的男子走了过来,他就是农场主彭开友。“跟我走吧,看看我的盆栽野菜!”彭开友招呼记者,向他身后的温室大棚走去。
走进大棚,摆放整齐的连片盆栽红红绿绿,一片生机盎然。“田七菜、紫菜、地菜、野芹菜、马齿苋、薯尖,有十几种!”“当初看到隔壁有个大棚在培育花卉,卖得还不错,我就琢磨为什么不能在花盆里种野菜呢,一样有观赏性,还能自己种自己吃!”彭开友想到就做,慢慢培育出2.4万盆野菜。
花盆是塑料质地,装满有机质的营养土,一个盆就种一棵菜,根茎和叶子的颜色特别鲜艳。
“土壤好,温度适中,不用施肥,只用浇水。”彭开友拿起一盆紫菜,捏着根茎说,一棵菜可以长两年,每家每户都能种,既能观赏,又能掐下来吃,已经有不少商贩来订货了。
洋野菜一年毛利50万
47岁的彭开友从2000年开始贩菜,6年后又在江夏城东菜场卖菜。一次,他路过劳七村时,看到这里成片的大棚,便萌发了租土地做农场的念头。
彭开友以900元/亩的价格,从村里租了8亩土地。“16个大棚,村里都盖好了,水电灌溉系统也通了,只管育苗来种。”彭开友说。2010年9月启动时,他只种常规蔬菜,2个月赚了4万元,随后扩充到28个大棚。由于没有基建投入,这时他的投入不算租金只有2万元。
2011年,彭开友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田七、紫菜等特色种植。去年4月,彭开友将大棚扩充到44个,整个农场面积24亩,专心培育洋野菜――新西兰马齿苋。
“本地马齿苋一年只能卖1个月,新西兰马齿苋能采摘8个月,填补了市场空白!”彭开友的弟弟彭游介绍。
“每天把运输、工资、肥料除开,一天的开支在4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十五六万元的样子。”彭开友说,新西兰马齿苋批发价6元/斤左右,零售卖到10元/斤,算上其他野菜6元/斤的平均价,一天卖500斤野菜的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年的毛收入有50万元,算上各种投资成本,纯利润在20万-30万元。
扩大生产规模受掣肘
一面在大棚里种,一面用盆栽种,彭开友的农场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大棚的产量大,直接到白沙洲批发市场,盆栽的给商贩。”
对“大棚+盆栽”的农场生产经营,彭开友很有信心:目前武汉还没有用小花盆种野菜的,新西兰马齿苋又能提前1个月上市,且独占市场7个月,根本不愁销路。尤其是盆栽野菜,让市民既节省吃菜费用,还能在家中体验自产自吃之乐。
彭开友算了一下:一盆野菜,一个星期可以掐一次,5盆就可以炒一盘菜。买5盆新西兰马齿苋,只要50元。如果在外面买菜,一次需要10元。按一个月4次,一年有5个月吃马齿苋来算,一年吃20次,买菜要花200元。
如今,彭开友想继续扩大规模,却面临两个限制:需要流转更多土地,但目前的土地租金已翻倍涨价,流动资金不足;此外,规模扩大了,就需要更多有技术的农民一起育苗、栽培,但达到他的技术要求的农民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