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用工短缺等多重因素倒逼我国农业走向规模化

2013-03-04

  新华网南宁3月1日电 (记者吴小康 潘强)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短缺、农作物效益低下……这些中国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正成为“倒逼”中国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推手”。

  种植成本不断上涨,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广西武鸣县宁武镇一鸣红香蕉专业合作社共有215户种植户,基地达3.3万亩,每年仅 肥料一项就要3000多吨,几乎年年上涨的农资价格曾让会员们头疼不已。社长梁耀胜介绍,现在合作社成立了农资配送服务部,直接从厂家拿药、肥料和材料,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零售价,“以肥料为例,每吨就能节约100多元。”

  中国不少农村地区的大量年轻劳力到城市就业,农业经营主要依靠老人妇女耕种,带来了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劳力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却快速推动着土 地规模化经营。如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不断涌现,依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迅速发展,农机也逐渐取代人畜力成为农业 生产的重要工具。

  目前,中国已公布今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收购价的提高对饱受农业效益低下困扰的农业种植大户来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工作,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有专家认为,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解放出更多的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标志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为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中国每年都为农机提供一定补贴。数据显示,2012年,仅广西共补贴机具26.94万台,累计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52亿元,拉动农民投入20亿元。今年,广西力争筹措6亿元资金用于农机补贴,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范围。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