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菜价调控,绕不开一个“话分两头”的老问题,如何既防“菜贵伤民”,又防“菜贱伤农”。业内专家认为,提升产销对接率并建立蔬菜生产“政府+市场”保障体系,是其中的关键。
田头“卖”出批发价、零售“买”到批发价
菜价“卖贱买贵”、“两头叫、中间笑”。其中的关键就是分散的产销体系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升蔬菜产销对接率,是目前蔬菜机制改革和创新的一大方向。
记者在新近的采访中碰到这样一件事:在与沪郊闵行区浙林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郑红卫交谈时,彼此在田头交易价的数据上“碰不拢”。他卖出的田头价,相当于记者掌握的当地蔬菜的批发价。
问了蔬菜办的专家才明白,这家合作社的蔬菜基本不进批发等中间环节,而是三大直销对接渠道:一是向专门的直销配送渠道供货,进入超市;二是每周两次进入对口的居民社区卖菜;三是周边地区各类单位的食堂团购。“所以他说的田头价是直销价,相当于批发价。比一般分散菜农的田头价,高了不少。”
合作社的菜农,田头“卖”出了批发价,得了实惠,产销链条上的利益平衡点向源头有了倾斜。专家说,这是直销对接机制创新中的“市场利益调控”,有利于保护菜农生产积极性。那么,消费者一头呢?
上海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人士举了“农社(社区)对接”的例子。他说,“对接以后,消费者在零售终端可以买到批发价,也得了实惠。”目前,这个地区已有8个蔬菜合作社与128个社区进行产销对接。今年以来销售总量已达1600吨以上,销售额达700多万元。上海敏顺合作社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一家就对接了60多个小区,自产加上配菜,确保品种的多元选择,加上政府的相关扶持,可以确保平均菜价比当地一般的零售价低二成左右。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说,上海本地产蔬菜的产销对接率已达五成。这个比例在国内城市中还是比较高的。蔬菜市场有个规律,只要有一个价格“谷地”,就会对周边菜价产生影响,从而起到稳菜价的作用。
农业保险应成为“多面体”
农业这个产业很特殊,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农业保险一定要成为“多面体”,覆盖这两类风险。
在沪郊,不少合作社都投保了三种农险:一种是大棚等设施的灾险;一种是土地出产物的灾险;一种是淡季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
上海安信农保公司石践对记者说,绿叶菜价格保险是上海的一个创新机制。传统的淡季菜少,就要鼓励菜农多种,但多种了集中上市,很可能“菜贱伤农”,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保障措施来平衡利益。从2011年起,上海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冬淡”和“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保险方案,分阶段分品种组织投保,引导菜农均衡生产,在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中充分考虑前3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因素,用“蔬菜价格涨幅”替代CPI价格指数,使理赔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最新一轮的“冬淡”菜价保险方案已出台,保险品种为青菜和杭白菜。保险期为今年12月16日至2013年3月15日,计划投保面积为8万亩次,分三个时段投保,引导菜农均衡播种、均衡生产、均衡上市。
据了解,上海安信农保公司还在与民政部门研究,酝酿设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数保险的可能性。如果统计部门公布的、连续“3个月内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平均月度同比涨幅超过一定值”,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低保”等各类民政救助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将作为保险的标的。
“在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中,菜价的比重较大。如果这个险种能够设立,那么与淡季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相配合,蔬菜的产销两头都有了一定的保障安排,既防菜贵伤民,也防菜贱伤农。”石践向记者这样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