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

2013-01-02

    1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了粮食“九连增”的有关情况。毕美家说,今年以来,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抗灾夺丰收,粮食生产在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实现“九连增”。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跨上了新台阶。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面增产,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线飘红。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了“稳中有进、好上加好”,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刚刚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通报表扬了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作为他们当中的代表,山东省齐河县县委书记魏洪祥、安徽省临泉县农技中心主任杨涛、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徐家村村民于会怀也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整体形势呈现四大特点

    毕美家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这9年,是半个世纪以来粮食持续增产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总量最大的时期。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单产贡献大于面积。2004~2012年,粮食面积增加1.78亿亩,增长11.9%,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32.3%;粮食亩产增加64.4公斤,增长22.3%,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67.7%。

    二是玉米增量贡献最大。2004~2012年,玉米面积增加1.63亿亩,增长45.2%,占粮食面积增量的91.6%;产量增加1846亿斤,增长79.7%,占粮食产量增量的58.1%。玉米是主要粮食品种中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已成全国第一大粮食品种。

    三是主产区贡献突出。9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共增产粮食2806亿斤,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1%提高到2012年的75.7%。特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9年增产1215亿斤,占全国增量的38.2%;总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成为全国粮食产量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

    四是科技含量提高。各地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强化技术集成整合,加大技术推广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201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4.5%,比10年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2年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

    政策、科技、抗灾、基础设施合力铸就“九连增”

    谈到“九连增”的获得,毕美家说,这一好形势来之不易,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得益于各级农业部门务实高效的工作,得益于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信号强烈指向明确,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不断强化科技兴粮力度,指导服务更加有效,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三是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力度,措施更加有力,减轻了灾害影响和损失。四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机装备大幅提高,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此外,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也是粮食连年增产的客观原因。

    魏洪祥在归纳粮食生产经验时,也有类似的体会。他说,齐河县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科技兴粮,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每年拿出一亿多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粮食生产,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全县整建制的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把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农机农艺组装配套,这一项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对于政策扶持这一点,种粮大户于会怀深有感触。他说,十年前种地,得缴纳农业税,现在不但不缴纳各种税了,而且一亩地还能得到八九十块钱的补贴,这是党和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来年还要多种粮,种好粮。

    于会怀这样的种粮大户是“九连增”的重要力量。毕美家表示,“九连增”来之不易还有一个大的背景,这些年我们有2.5亿多农村青壮劳力离开了农业,进入城镇务工。为了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人民群众务农种粮和科技人员科技兴粮的积极性,为此农业部决定,对今年粮食生产当中成绩突出的50个大市、404个大县、200名粮食生产工作者、400名农业科技人员、500名种粮大户予以通报表扬,鼓励他们在发展粮食生产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毕美家说,国家的扶持奖励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每年丰收之后,我们都会召开全国性的表彰大会,特别是今年实现了“九连增”,农业部也谋划了对全国的一些大市、大县、粮食大户和像杨涛这样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大家知道,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农业部党组决定转变会风,不再召开全国性的表彰大会,改为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样也减少了各个单位的负责同志、种粮大户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的路途劳顿和花费。我们就是想通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这个大平台,通过现代化的媒体,通过新闻记者朋友的妙笔生花,多宣传粮食生产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使全国更多的人了解农业的情况,更加关注粮食生产,支持粮食生产。这样种粮农民的干劲、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涨。

    从事农技推广的杨涛特别强调了科技增粮的作用。他说,今年的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高温、干旱、病虫危害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面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各级各部门都紧急行动,加大了抗灾补救措施的落实,也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这就体现出了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强大支撑作用,减少了灾情造成的损失。在临泉县,一些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了95%以上,加快了现有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今年粮食大面积、大范围地增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主攻单产,深挖增产潜力,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当有记者问到“九连增”之后粮食增产潜力何在时,毕美家表示,连续九年的大丰收,就像跳高运动员一样,越跳越高,提高的空间和难度就越来越大,今后粮食增长的潜力靠增加面积已经是非常有限了,今后潜力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毕美家介绍,单产的潜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目前全国70%左右是中低产田,这些中低产田通过改造,单产可以提高20%以上。二是科技增产潜力大。具体来说,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夯实新一轮粮食增长基础。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改造东北黑土地、提升黄淮海盐碱地、改良南方的红黄壤农地,打造全国三大粮食生产骨干区域,促进农机、农艺、信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推动实现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二是创新科技推广平台,增强新一轮粮食增长驱动力。特别是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大面积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就是要整合各地星罗棋布的高产创建示范片,把它连成更大的片,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组装配套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模式。

    三是夯实粮食生产微观基础,培育新一轮粮食增长“骨干队伍”。特别是着力发展一批种粮大户,另外扶持一批种粮合作社,打造一批家庭农场,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

    四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建设新一轮粮食增产主力军。在13个粮食主产区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市、主产县,打造一批能够提供稳定粮源的国家队。另外,重点抓好产量超一百亿斤的大市和产量超十亿斤的大县,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县市和主产乡镇,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生力军。

    五是着力完善扶持政策,构建新一轮粮食增长“助推器”。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稳定扩大“四补贴”政策规模,开辟新增补贴项目,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重点向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倾斜,稳定加大产粮大县财政奖补力度。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