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控制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但这仅仅是个数量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确保耕地数量的同时,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意义同样重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十分关心粮食安全问题,对目前耕地质量的下降很是担忧。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却只有18.2亿亩,人均不足1.35亩,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期。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更安全的粮食,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陈温福院士向记者介绍说,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已经占用并将继续占用大量耕地。虽然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占去的是良田沃土,补回来的却是低产田,有的甚至是“兔子不拉屎”的劣地,致使我国中低产田面积由“十五”末期的65%上升到现在的近70%。
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高压状态。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强化土地产出。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对“占补平衡”的监管,制定“占补平衡”标准,对补回来的耕地提出具体质量要求,亦即占良田必须补回沃土。修正现行的粮食直补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使之与提升耕地质量挂钩,即凡是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或增施土壤改良剂的就补,不施的就不补,强制推行维护耕地可持续生产的土壤提升计划。按照“取之于耕地,用之于耕地”的原则,建议国家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不低于15%的基础上,再追加30%以上设立提升现有耕地质量专项资金,用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等培肥地力。修正现有的支持“秸秆能源化”政策,如秸秆发电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以生物质炭化还田特别是秸秆炭化还田为核心的生物炭产业,解决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土壤退化问题,避免对耕地“吃干榨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