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多利农庄张同贵:祖祖辈辈是农民 蔬菜卖到CBD

2013-04-15

  成立8年,拥有9大基地,3万亩农田,去年营收超1亿

  作为多利农庄的庄主,张同贵吃得很挑剔。

  他每天的早餐都很讲究:一碗红薯粥,搭配两份蔬菜。红薯来自他的丽江基地,大米来自他的东北大米基地,蔬菜都是自己农庄的有机蔬菜。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吃点四川老家里的泡菜。

  今年50岁的张同贵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当过公务员、开过川菜馆,最后还是回归到农民,不过他是新式的挺起腰杆子的农民。虽然现在已经年收入一个多亿,但他的言谈举止中透露着深深的“农民情结”。

  从2005年创办多利农庄,经过近8年的发展,张同贵在有机食品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从上海的浦东基地开始,多利农庄在全国已经有9大基地,三万亩农田。在上海地区共有个人及家庭会员上万人,企业会员超过50个,年营收达一亿多元。

  今年初,张同贵出人意料地在陆家嘴(10.88,0.08,0.74%)开设了多利有机会所,将农业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奢华”结合,朝着他的目标——成为“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品牌”大阔步迈进。

  在陆家嘴建高端会所

  “传统农业被人瞧不起,但我要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把腰杆挺直。”

  为了将多利有机会所打造成为一个高端体验会所,张同贵重金请来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精心打造。

  “有机会”坐落于陆家嘴黄浦江畔,整个建筑总面积逾1500平方米,会所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位于会所B1层的是“有机Café”,一楼“大会客厅”,二楼有5个VIP独立包厢,三楼是“私人专属会客厅”。

  张同贵认为这个会所算不上高档,因为装修的三大元素就是简单的木头、玻璃和乳胶漆,体现出一个低碳的概念。

  “我们会所里的餐厅不完全是餐厅,主要是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得服务于CBD。CBD的人看起来很光鲜,吃的却是十几块钱不卫生的盒饭。我们建这个会所,一是解决我们员工吃的问题;二是品牌展示,因为到农庄太远了。”张同贵一身淡蓝色条纹衬衫搭配牛仔裤的休闲打扮,面容清瘦,倚着沙发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

  张同贵认为中国一直有两个错误的理念:一是长期以来对农产品(5.46,-0.06,-1.09%)的价格低估,农产品价格稍微高一点就认为不应该;二是过低的价格是对农民劳动的不尊重,所以农民就一块地种来自己吃,另一块种来卖。

  “我们做的有机农业是一个很骄傲的事情。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与传统农业相比,张同贵更愿意将多利定位为一个现代都市农业,“很多传统农业还是被人瞧不起,但现在我要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把我的体验中心放在陆家嘴,而且我们可以把腰杆挺直”。

  卖掉30家川菜馆搞农业

  客户包括上交所、期交所、君悦酒店、银监局、证监局以及多家知名银行。

  在创立多利农庄的时候,张同贵已经是拥有三十多家川菜馆的老板,他的初衷是做上海最正宗的川菜馆。然而,一份酸菜鱼改变了他后来的轨迹。

  当时的张同贵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酸菜鱼做不出十年前的味道?他问厨师,厨师说自己的厨艺没变,问其他人也得不到答案。正巧有一次,他回四川老家吃了一次酸菜鱼,正如十年前一样美味。此时他才知道问题出在原料上,于是他毅然决定往上游走,让蔬菜回归到它本来的味道。

  当然,张同贵并不是突发奇想,彼时他正就读EMBA,潜心研究有机农业。而2005年,上海市政府刚好出台了计划打造5到10个100公顷蔬菜基地的新政策。张同贵抓住了这个机会,取得了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上一块1750亩土地的经营权。

  有机农业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土壤和水,为了使土壤和水达到有机种植的标准,至少需要三年的净化期。这就意味着三年颗粒无收,而且要大量烧钱。张同贵只好卖掉了自己的三十多家川菜馆,前期共投入2.2亿元。

  张同贵的魄力源于对自己商业模式的自信,多利农庄采用先进的“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按照营养师建议提供各种蔬果搭配品种,会员通过互联网下订单,多利农庄会在配送前一天采摘,及时送抵客户,保证新鲜。

  2010年,多利农庄的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初步实现盈利。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也让有机农业成为风投追捧的热门行业。2010年11月,青云创投和汉理资本注资多利农庄8000万元;一年后,以德同资本领衔的4家私募机构再次注资多利农庄1.8亿元,这使得多利农庄开始了扩张基地的道路。

  多利农庄的销售采用礼品卡和券的方式。除了上万名个人客户外,知名企业会员的加入更是对其质量的肯定,其中包括上交所、期交所、环球金融中心柏悦酒店、金茂君悦酒店、银监局、证监局以及多家知名银行等。

  产能和品类是挑战

  我们的产能跟不上,因为基地要经过三年的土壤改良。

  相较于川菜馆老板,张同贵的农庄庄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闲适惬意。

  现在,张同贵经常来回奔波于全国各地,尤其是自己的9大基地。刚刚从北京基地培训归来的张同贵表示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想慢都慢不下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直言张同贵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张同贵酷爱打高尔夫,原来每年最多的时候打了160多场球,基本上两天一场高尔夫。自从做农业以来,一年打不了10场球。不过,张同贵会抽时间,最多两天做一次跑步、游泳,张同贵调侃自己游泳的时候经常“包场”,因为他基本上是十二点下班后才去游泳。

  但即使如此忙碌,张同贵还是不敢懈怠,因为他深知多利农庄可能面临的挑战。

  张同贵将挑战归为两类:一是生产成本非常高;二是有机食品品类不够丰富,产能和品类有限。

  多利农庄目前员工包括临时工几千人,雇佣农民的工资也是很大的开销。据了解,现在每位农民每人每亩的工资是2000到3000元,还要为其缴纳社保等。而更大的问题是产能和品类限制了多利的发展,现在客户在多利购买蔬菜是没有选择权的,多利种什么,客户吃什么。而目前多利的品种仅限部分果蔬,今年才新增加了大米和鸡蛋,其工作人员表示,以后还会增加鸡鸭肉等。

  虽然多利正在建设其他的基地,共有三万亩,但目前有产能的只有三千亩。张同贵把市场圈定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但目前仍供不应求。

  不过,张同贵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他在给员工培训的时候说,“这是一份积德行善的事业。”张同贵将多利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三点:一是多利从事的是低碳循环再利用;二是拥有一支国际化背景的团队;三是聘请农业技术专家。

  “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两个亿到三个亿,因为我们的产能跟不上,要经过三年的土壤改良。”现在对张同贵来说,迫在眉睫的就是增加产能。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