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国内玉米市场受供给偏紧、需求增加的影响,玉米价格持续走强。由于东北地区收购价格不断上调,产销区市场行情涨势联动,玉米价格创出近几年新高。市场监测显示,4月初全国产区玉米磅秤收购均价为1787.85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9.31元/吨;全国产区玉米磅秤出库均价为1799.62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4.34元/吨。目前很多用粮企业认为,当前国内玉米需求处于季节回暖的前夕,玉米价格过快上涨无法为市场持续接受,随着玉米供应数量增加,玉米价格难再快速上涨。
利好因素
一是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较强支撑。4月份,国家继续在东北产区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对销区有资格企业收购东北玉米采取补贴。为支持企业做好临时储存玉米收购工作,自2010年3月10日起玉米烘干费用贷款调整为每吨70元,此前烘干费用贷款为50元。烘干费用的上调将提高玉米的出库成本,对价格也有一定支撑作用。
二是多元竞争收购利于价格上行。由于目前深加工企业经营利润较为丰厚,三月以来东北深加工企业纷纷提价收购,多元化市场主体收购竞争十分激烈,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政策补贴的提振下,销区饲料企业和中字头企业在东北产区的收购力度持续加大,中字头企业更是不断创下今年东北玉米收购价格的最高纪录。目前距离采购补贴政策的截止期限仅剩一个月的时间,即使部分地区收购已逼近或超出政策规定的水平,收购主体采购成本仍居高位,这对玉米中期价格仍有支撑作用。
三是用粮企业仍然需要补充库存。由于春节期间及节后企业库存消耗较大,大部分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需要补充库存,企业采购积极性较高。为满足生产所需,近期东北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都采取提价争收的策略,这对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四是旱情对市场滞后影响仍会持续。今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旱灾,多数地区都是重旱和特旱级别。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数据,去年云贵两省玉米总产量为950万吨,占到了全国产量的6%。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那么减产预期将会异常强烈,影响时间和程度都会非常大。近期西南旱情持续使得跨省移库玉米成交持续升温,销区市场成交价格已普遍超过了2000元/吨。
利空因素
一是后市玉米上市量将不断增加。今年由于冬季寒冷天气时间较长,使得农民可储存玉米的时间延长,农民集中性售粮的时间向后推移,后期市场的阶段性供给压力仍然难免。一方面随着天气的转暖,东北各地农户陆续开始为春播生产筹集资金,变现能力将会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近期玉米收购价格不断上涨,部分农民对眼下的收购价格有所认可,售粮积极性提高,估计后期玉米出售数量会继续放大。再是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玉米存储难度加大,尤其一些高水分玉米极易发生霉变。由于去冬今春雨雪天气较多,东北农户高水分玉米较多。据悉,黑龙江玉米水分普遍高于历年同期,水分在28%-35%,目前部分玉米已经出现个别霉变现象。这些高水分玉米一旦集中上市,对市场的冲击不可低估。
二是养殖业饲用需求不易乐观。作为玉米的主要消费领域,养殖业生猪饲用需求一直备受关注。受节后需求回落以及近期口蹄疫疫情引发的过度宰杀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猪粮比价明显低于盈亏平衡点。有关调研资料显示,3月份以来国内多数地区猪料环比销售量下降20%-30%,部分偏高的下降达到40%左右。由于目前生猪市场供给仍然充裕,而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下游养殖业盈利情况不容乐观,养殖户补栏热情不高。生猪养殖亏损必将减少玉米饲料需求,从而对玉米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三是国内玉米价格高出口难度大。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玉米出口数量为0.032万吨,同比减少2.35万吨,环比减少4.16万吨。1~2月份累计出口玉米4.226万吨,结束了自2009年10月份以来我国玉米出口量连续增加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国际玉米价格回落,而我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出口竞争能力减弱。
综上所述,客观地讲,近期玉米市场出现的上涨行情,是由于短期内供求关系失衡所造成的,西南地区干旱也为市场带来一定的助推力量。在国内玉米库存充足的情况下,估计市场这种供需偏紧的局面很快会得到缓解。一方面,随着天气转暖农民存在集中售粮的可能,阶段性的供给压力在所难免;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持续回落令玉米饲料需求较为疲软,玉米饲用需求不容乐观。因此,玉米价格短期存在虚高的成分,价格难再快速上涨,局部价格过高地区甚至会有阶段性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