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黑龙江海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富民路

2013-04-18

  备春耕之际,走进海林市的新农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搞培训、移秧苗、种植食用菌……近年来,海林市通过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工业化增值,食用菌、蔬菜、烤烟、北药等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富民路。

  在海林市二道镇向日村,记者看到,农民常乃运正带领家人忙着装菌袋,已经装好的菌袋整齐地摆在培养室内。“这几年我一直种食用菌,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种了7万多袋木耳,今年我准备种12万袋。”常乃运对记者说。

  常乃运不断扩大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和逐年增加的收入,折射出海林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据了解,近年来该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林木资源优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立市富民项目,坚持壮总量、提质量、增效益“三管齐下”,全力抓好以食用菌为重点的主导产业。

  为了迅速启动、快速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该市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海林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奖励实施细则》,市财政专项列支300万元(从2012年开始为500万元),用于支持标准化示范园区、菌包厂、废弃菌包厂、机械化生产、农户新建“两室”和典型示范户等建设。2011年,该市还在开发区内规划专业用地,建立起了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试验、示范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为食用菌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调整调出一片新天地。几年来,该市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种植规模、产出总量和经济效益的“三个倍增”。目前,全市共建成食用菌种植亿袋乡镇6个、千万袋村27个和年产300万袋以上菌包厂24个。

  2012年,海林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2.1亿袋(盘),拉动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据了解,今年,海林市还将实施“一镇一精品”工程,每镇建成一个500万袋以上的精品示范园区,全市新建食用菌标准化小区25个,引入生产企业2家,食用菌总量突破15亿袋,预计拉动农民增收1.2万元。

  在海林,农民们不仅拥有食用菌产业这个“聚宝盆”,还有蔬菜产业这棵“摇钱树”。“这新式大棚真好,容易管理还高产。去年我这4个新棚就收入了10多万元。”面对记者,海林市蔬菜村农民赵敬才笑得很开心。

  赵敬才靠发展蔬菜致富只是海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蔬菜产业已经成为该市迅速发展起来的又一大特色产业。截至2012年,海林全市已累计建成标准化蔬菜小区10个,棚室菜面积达到490万平方米,产量超过7亿斤,露地菜面积达到7.7万亩,每年向北京、上海以及俄罗斯远东等地区外销无公害蔬菜7500万公斤左右,产区农民来自蔬菜的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据了解,为使蔬菜产业做大做优,海林市抓住全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机遇,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规划建设以蔬菜村高效棚室蔬菜示范园区为核心的海浪河流域蔬菜产业带。该产业带以打造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为定位,由东北农业大学规划设计,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试验、示范和科研基地,总规划面积10万亩,覆盖海林镇、新安镇、长汀镇等3个乡镇,辐射带动示范村25个,2012年新建蔬菜棚室1200栋(共计80万平方米),打造了3个百亩有机蔬菜基地。目前,海浪河流域万亩蔬菜产业带正在向着规模化、观光化方向发展。

  在蔬菜产业红红火火的同时,北药种植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在山市镇青岭子村,农民张玉会欣喜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植北药的收益很好,一亩地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钱。据了解,去年北药种植基地内1000亩防风喜获丰收,让广大药农欣喜不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青睐有加,给中药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海林市抓住商机,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北药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产品,提高品质和档次,先后成功种植了龙胆、五味子、黄芪、甘草、柴胡、平贝、防风等十余个品种。目前已形成了横道镇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山市镇黄芪、五味子种植基地,同时,海林市也被黑龙江省列为刺五加生产基地。截至目前,该市的北药种植规模达到了1.1万亩。

  此外,烤烟、肉牛养殖、有机水稻、西洋参、甜叶菊等51个特色产业也在市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落地生根。为推进这些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该市还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这些特色产业“壮身板”。

  这几天,海林镇新合村农民董基洙,没事就到该村的智能程控水稻浸种催芽基地施工现场看一看。

  “过去从报纸上看过这种高科技‘育秧工厂',想不到咱们这儿也建起来了,以前催芽单靠火炕,不但催芽慢,质量也不行,自己家买了个催芽箱也不太好用,现在有了科技帮忙,今年春耕肯定能省不少劲儿。”董基洙对记者说。

  智能程控水稻浸种催芽,只是海林市通过新技术服务农民的一个侧面。据了解,海林市通过推农技、搞培训、建基地加速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使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养蟹、吊袋发酵养菌、黑木耳小孔栽培、木耳手撕片加工工艺、春栽木耳后期开盖等一系列前沿农业技术,带给了该市农民切身的“实惠”。

  为了让农业产业得到更好的技术指导,海林市选聘了3名省级专家对农民进行指导,还通过 “院市共建”,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海林市建立起了有近100名技术指导员、110多名科技示范户的科技队伍。为了把新科技真正“留在村里”,海林市还从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中培训农民农技推广员。此外,该市还通过建设水稻农技示范基地、食用菌产业园区、烤烟种植示范区和海浪河蔬菜产业等特色产业示范园区,使农业新技术在该市得到了迅速推广。

  据了解,2012年海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656元,增长13%。海林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片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上作出了一篇富民大文章。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