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在武汉开幕的中国第十一届畜牧产业博览会,除了来自中国各地禽畜企业,还吸引了数十个国外禽畜企业参加。
与过去外资单一进入某个行业不同,在这个博览会上几乎可以看到,从育种、设备、添加剂、兽药、饲料、兽医和养殖服务到动物福利,畜牧产业整个产业链上都闪现着外资企业或品牌的身影。
参会的业内人士表示,外资企业和品牌已经深度进入中国禽畜产业,对于中国畜牧产业的发展是结构性变化。
来自法国的卡苏股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到中国发展,但这家从牛起家的企业直到2011年才在中国成立公司。来参会的市场专员闫娟娟告诉记者,过去在中国主要是给牛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提供服务,现在已经扩大到猪、马、羊,甚至禽类和兔子。
美国伊利诺伊州农业厅组团参会,他们亚洲办事处带来了4家美国企业参展,并由农业厅出资补贴这些企业来中国参展,其首席代表许凤英说:“包括饲料检测仪器、添加剂、养殖设备、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公司。”
对于中国禽畜产业市场,许凤英的说法几乎和所有外国商贩一样,他们瞄准了中国肉类消费向环保健康转型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和进口国,市场潜力巨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民众越来越倾向于健康环保的肉产品,这给美国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许凤英说。
今年农历春节以后,中国的生猪价格出现“断崖式跌价”,一些中国养殖散户开始退出市场,一些企业为了保持运营选择控制养殖规模,甚至贩卖掉非常值钱的母猪。而人感染H7N9禽流感又给家禽产业带来重创。
但当前的颓势并没让外资企业却步,他们对于这个现象的看法是“短暂的”。美国安然公司是一家专门做钙质蒙脱石添加剂的企业,这种添加剂仅仅是用于吸附饲料中的黄曲霉等有毒物质,但是目前已经在大陆有四家办事处,分布在沿海及西南内部地区。
安然亚洲区技术顾问陈家钟博士说:“长远来看,中国的市场将趋于稳定,因为规模化和愿意投入新科技和环保措施的企业能够生存得更好,有利于行业健康稳定,这对我们是很好的消息。”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深度进驻中国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实际上,外资深度进入禽畜产业早已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华表示,来自欧美的企业和品牌确实技术含量更高,解决方案更加优化,同类中国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优势上倍感压力。
反观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洋企业”“洋品牌”进入产业的有利之处。“可以加快国内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先进技术,同时加强创新引领。另一方面,整体上会提升国内禽畜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环保健康程度,有利于行业朝着它应该去的方向走。”中国兽药协会副秘书长王忠强说。
王振华同时表示,外资进入全产业链有着潜在的风险存在。以育种为例,如今中国禽畜产业的种业环节已经高度依赖国外,带来的风险就是“种源误区”。
“盲目引进国外猪种不加强本土培育,造成生猪适应性差、死亡率高、免疫性差,生产效率低,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中国生猪业的后续发展。”王振华说,中国自主品牌尤需在这一轮产业调整和升级过程中拿出魄力和决心,在研发和培育上解决品种对外依赖的问题,培育处最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的中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