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对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看法

2013-06-07

 

  农产品价格按照市场机制重新校正有利于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只是对耕地总量的控制,但更重要的是运用价格机制保护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和控制对粮食及农副产品的过度消费乃至过度浪费。粮食过度消费与浪费,同样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所以,农产品价格应按照市场机制重新校正,要纳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农产品价格按照市场机制重新校正后,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还会鼓励一些工业产品生产中减少粮食使用,寻求其他替代产品。当然,鉴于食品价格在CPI中的占比较高,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校正需要更高的CPI容忍度。

  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高农村土地适度经营规模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面向市场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实施30多年,农村劳动力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社保体系也逐步建立,农村土地赋予的社保功能逐步弱化。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再加上农业收益很低,很多耕地存在荒废现象,农村土地闲置状况比较严重。当前,具备了因地制宜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应本着农民自愿、有偿和依法的原则,从法律、制度等方面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但不应搞运动式推进。

  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工业污水排放等使耕地受到污染或退化。建立保护性的轮耕方式可确保我国粮食单产维持较高水平,实现粮食自给安全,而适度进口粮食可维持轮耕制度长期执行。应适度扩大粮食进口,尤其是进口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如棉花),同时,积极鼓励国内农业企业到南美、非洲等其他国家投资农业。保护性的轮耕制度和适度进口粮食,不但有助于提高国内单位耕地的产出率,也相当于进口了耕地和水资源,有利于缓解国内耕地、水资源紧张压力。同时,轮耕制度实施后,更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归市场价格,鼓励现代农业发展和遏制粮食浪费。

  必须统筹考虑农业保险和碳汇等问题

  政府应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承担农业保险主要费用。这有利于调动农民耕种和绿化的积极性。事实上,种植业和林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完全可通过建立类似国际上碳配额交易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在不存在类似机制的情况下,政府对工业部门的征税并对农业部门通过农业保险补贴,客观上起到类似作用。

  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有利于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农”贷款难和难贷款是国际公认的现象,核心是农业和工业的比较利益差距问题。历史上,我国也探索通过合作金融的方式解决“三农”贷款难的问题,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均以失败告终。2003年以来,我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商业化改造基本取得成功。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以商业可持续方式服务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同时,政策性金融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与收购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地方政府要致力于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以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与此相对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都应早日提上日程。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