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南川:“南菇北移”拓宽农民致富路

刘敏 梁向红2013-06-23

  “你看,菌种基本上成活了,估计成活率达到90%以上,香菇种植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近日,冷水关乡杉南村支部书记李兆学揭开椴木香菇菌种包,十分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2013年),南川区开始实施“南菇北移”产业发展战略,将源于水江镇长青社区的菇类种植技术经过技术创新转移到鸣玉、冷水关等北部乡镇种植,拓宽农民致富路。

    与长青菌包香菇种植技术不同,鸣玉片区采取椴木香菇种植技术,菇农可利用自家山上的青杠树、枫香树、毛板栗树等常见树木,砍下来后锯成1.2米/节长,钻孔后种上菌种,即可生产椴木香菇。

    椴木种香菇主要是学习湖北随县的种植技术,采取“公司+农 户”的发展模式,技术由随县一家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提供。种植之前,菇农已与该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农户只需要出木柴和劳动力等。与长青菌包种植技术不 同,椴木香菇的椴木至少可以连续使用4~5年,直到木头腐烂,解决了木材需用量不足的难题。同时,椴木香菇一年可以生产四茬,生产效益相对较高。

    “孔的多少根据椴木直径大小决定,多的有140多个孔,少的有30多个孔,以后香菇长出来后,基本上看不到椴木。”李兆学告诉记者。在他家的院坝,整齐、有序地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椴木1000多节,并用枝条进行遮阳。

    李兆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保守估计1000节椴木每茬生产香菇10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12元,一年收入4.8万元,比种庄稼划算多了。目前,该乡已在6个村发展1万多段香菇,预计每年为农民增收三四十万元。

    据了解,南川区今年已在鸣玉、冷水关、石溪、峰岩等鸣玉片区乡镇试种椴木香菇3.5万余段。试种成功后,将在全区大力推广,拓宽农民的致富路。

注: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介于北纬28°46′至29°30′、东经106°54′至107°27′之间,东南与贵州道真县、正安县、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县、万盛区。南川有1359年的县治历史,1994年撤县建市,1997年成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撤市设区。幅员面积2601.92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东城街道。2006年末总人口65.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21万人,非农业人口9.86万人。
南川境内多山,地形以山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雷石公路为界,以南属大娄山脉褶皱地带,呈中山地貌;以北系川东平行岭谷区,呈台地低山地貌;沿线为低山漕坝地带。南川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城区海拔550米,垂直气候明显。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日照127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85毫米,无霜期为305天。
南川区位独特,渝湘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南涪高速横贯全境,距重庆解放碑仅75公里左右,属重庆“1小时经济圈”。即将开工的万南地方铁路客运复线和即将竣工的的南涪铁路把南川境内的川黔线、渝怀线、沪汉蓉大通道连接起来,自古以来就是黔北地区通往重庆主城的要冲。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