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广东是渔业大省。2012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984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90万吨,水产品产值941亿元,水产品出口额30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3强。具体做法是:
加快转型升级,突出发展深蓝渔业
一是扎实推进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南沙渔业和远洋渔业。
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的方针政策,先后组织多批渔船在休渔期坚持赴南沙海域生产,建设养殖、捕捞生产基地,配备补给运输船,综合开发利用南沙渔业资源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是狠抓水产养殖业挖潜提质,切实加强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力争建设10个~15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区,发展深水网箱1000组,置换16万个~20万个传统网箱,腾出近岸海域约200平方公里,相当于2004年~2010年《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围填海面积的1倍多。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一是积极打造现代水产养殖大省。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第一大省,规模化品种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
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养殖
一是积极打造现代水产养殖大省。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第一大省,规模化品种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
二是大力发展设施渔业、规模养殖。珠三角是全省淡水养殖主产区,养殖技术完全依托现代渔业机械设备和生产工具,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尤其是优质全价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运用微生物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良底质,突出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特点,成为以水产养殖为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群。
三是着力推广生态养殖、特色养殖。近年广东生产养殖培育了多种名优品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突出的特点有:确立了南美白对虾、鲍鱼、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花蛤、甲鱼、鳗鲡、优质海水鱼、罗非鱼等各具地方特色的主导品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2012年全省海水珍珠养殖面积3318公顷,海水珍珠产量7689公斤,较大幅度提高了珠农的收入水平。
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一是大力抓质量安全监控。不断加大抽检力度,形成了覆盖苗种、养殖、流通等过程以及渔业投入品的全方位监控格局,2012年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7%,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深入实施水产良种体系建设专项,进一步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
三是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全省制订实施省级渔业地方标准245项,基本涵盖了生产、流通、加工、质量、检验检测等环节。到目前为止共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064个、面积106461.6公顷,认证无公害水产品837个,创建省级水产品质量示范点302个,建设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16个,已有103个产品获国家或广东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
四是加强水产品标识管理。出台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并与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率先实施水产品标识管理。目前,全省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已100%实施标识管理。
五是突出抓好鲜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是确保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广东毗邻港澳地区,香港、澳门90%的水产品来自广东,近5年来,广东省供港澳水产品合格率达100%。
七是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生产、流通等环节滥用药物、使用违禁药的违法行为。
着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渔业生态资源保护
具体做法是:积极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工作;开展渔业资源生态补偿;统筹加强保护区建设;启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渔民民生工程
广东先后有14个渔港列为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截止至2013年6月,15个项目中央投资到位26837万元,省级配套到位13672.1万元,地方自筹到位2970.2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3764.7万元。完成渔业码头2666米,防波堤3426米,拦沙堤1300米,护岸5272米,港池航道疏浚310.35万立方米。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安排转产转业议案资金7.92亿元,淘汰拆解渔船5117艘,减少渔船功率27.8万千瓦,转产转业渔民25000多人,扶持现代渔业产业化项目341个,扶持渔民专业合作社131个,带动渔民就业33920人。
加强安全监管,全力护航渔业发展
目前,广东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平台基本建成,全省近1.5万艘渔船纳入安全生产指挥平台监管。安全终端配备有效推进,实现了全省沿海大中型渔船实时监控、即时通信和船位识别。
南海伏季休渔实施14年来,广东省没有出现重大违反休渔规定的事件。2012年积极参与了黄岩岛、钓鱼岛海域护渔巡航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今后,广东将按照习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努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