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以来,和全国多数地方一样,湖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差价购机,省级结算,资金拨付到厂商”的传统模式。随着政策实施扩面增量,出现了一些新问题。2008~2011年,全省农机系统被查处的市县33个,涉及干部64人,严重损害了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机部门的形象。201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农机购置补贴新办法。一年来,从农民不信任农机购置补贴到拉动农民群众投入近60亿元购买农机,湖南科学创新,周密设计,走出了新路子。
思路设计:“四个改变”让补贴变透明
创新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办法遵循了以下四条思路:1.改变补贴兑付方式,改“暗补”为“明补”,增强市场的主导性。改差价购机为全价购机后的补贴方式,恢复了农机市场自由竞争的本来属性,真正落实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利。2.改革补贴结算方式,改“省级”为“县级”,增强责权的匹配性。3.改除操作不当主体,改“四个”为“两个”,增强风险的可控性。“差价购机”补贴模式下,存在农户、生产企业、经销商和政府(农机、财政)主管部门四个操作主体,“全价购机”补贴模式下,减少了生产企业、经销商两个操作主体,缩短了操作链条,也减少了存在漏洞的可能。4.改革监督运行机制,改“单一”为“立体”,增强了监督的有效性。建立外部监督、群众监督、内部监督有机结合的立体监督网络,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
操作路径:“九个抓手”抓出了新成效
一抓认识统一,将部门工作提升为政府行为。省政府明文规定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管理、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监督管理以县市区为主,并把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列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
二抓宣传到位,将系统认知提升到社会认同。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召开农机购置补贴启动工作会议进行宣讲;省农机局印制了10万份补贴流程图和6万册政策汇编,反复宣讲“新办法”;全省各地反复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三抓软件到位,将虚化监督提升到实时监督。新模式实行后,开发了符合湖南省对补贴方式调整要求的新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套取补贴行为,实现了主要环节重要资料的网络固定和可视可查可纠。
四抓人员培训,将模糊掌握提升到清晰操作。省农机局与省财政厅联合举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软件操作培训班,分五批培训市州、县市区相关人员986人。县市区农机、财政部门举办培训班784期,共培训12147人。
五抓组织建设,将单项建设提升到全面覆盖。2012年4月中下旬,省农机系统组成25个小组分赴128个县市区督导基层组织建设,经多次督促检查,湖南大部分乡镇都达到了规定要求,没再出现只抓单项建设的情况。
六抓作风整顿,将管理要求提升到行风建设。在省局系统内部开展“争创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创建活动,在全省农机干部队伍中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刷新农机管理队伍形象。
七抓案件查处,将警示教育提升到快查严处。新办法实行后,省局狠下决心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发现一个严查一个,决不护短。
八抓检查督促,将三级审核提升到“四见”监查。省局联合省纠风、减负等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各县市区的购置补贴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不仅查看是否真正落实了三级审核制度,而且要求所查之处要见人(本村的购机人)、见机(购置的补贴机具)、见票(购机发票)、见相关手续。
九抓问题解决,将发现问题提升到助解困难。一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采取财政担保、联户担保等形式着力解决农民购买大型机具贷款难问题。二是协调财政部门解决基层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