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亩林地、3万株樟树、桂花树,树荫田田。树冠之上,蓝天白云;树荫之下,3万多羽泰和乌鸡洁白如玉。这就是博士李翔华的江西汉君雄公司泰和乌鸡养殖场。经过13年的努力,李翔华靠着林下生态养鸡,靠着在网站上“吆喝”,不但推进了有2000年养殖历史的泰和乌鸡的复苏和繁衍壮大,而且个人也成了“富翁”。
乌鸡和树林互惠互利。泰和乌鸡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禽种,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1998年春天,李翔华从深圳来到泰和县,出资600万元接管了武山脚下的一家泰和乌鸡养殖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泰和乌鸡具有“紫冠、缨头、绿耳、胡须、毛脚、五爪、白丝毛、乌皮、乌肉、乌骨”等十大特征。不食武山水,不是泰和(武山)乌骨鸡。李翔华认为,泰和乌鸡品种退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乌鸡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从2003年起,他把原来农场里的一些果树砍掉,投入300多万元栽种香樟树、桂花树,6年多时间栽下了2.5万棵树。由此,李翔华营造了一个泰和乌鸡的生态放养环境。香樟树下,是1000多座2米见方的小“别墅”,早晨,迎着阳光打开鸡舍门,乌鸡们在林间活动,以蚱蜢草虫为食;傍晚,乌鸡各归其“家”,工人们关上小门,防鼠、防蛇。每幢小别墅里,可供35羽鸡歇息。树给鸡遮风避雨,鸡给树除虫施肥,良性循环,互惠互利。
好环境才能做出高品质。从2008年起,就不断有人跟李翔华提出要购买农场里的树。2011年,做园林生意的肖文平要花40万元买李翔华的64棵树,在他看来,这是笔对双方都有利的买卖。可是,李翔华却坚决不卖,他说:“这是我的生态放养环境。在这个环境长大的动物,品质会更高。一个人熬夜了,第二天就会精神憔悴。同样的,乌骨鸡在好的环境下精神状态会更好,皮毛都会亮一点。高品质的东西只有在好的环境下才能做得出来。”圈养乌鸡密度大,圈内臭味重,粪便处理难,容易滋生病菌。林间散养后,难题迎刃而解。林地的生态环境好,水、土壤、植被等都适合鸡生长。树林除了能给鸡提供青草、花果、小虫等,香樟树、松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子落下后在土壤里腐烂,使土壤形成更多的有机质和矿物养分,尤其是土壤里所含的铜和铁,被鸡啄食吸收后,鸡肉和鸡蛋的营养也就更加丰富,滋补作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