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浙江椒江种粮大户走进央视演播厅(图)

2013-07-18

  2005年,在外地经商的他回到了台州老家,当起了农民,种起了地。

  2006年,他第一次兴起了办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想法,结果却没能让这个想法成为现实。

  2007年,他终于成功办起了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8年,他买了椒江第一台插秧机。

  2013年,他带着合作社推行的“五统一”服务,走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

  他就是杨灯聪,椒江章安街道的种粮大户、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伙儿口中的“农民精算师”。

  团队合作: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杨灯聪喜欢称自己为老杨。初见他时,他正忙着对合作社内的烘干机进行“升级”,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丰收。

  谈起老杨的种粮史,老杨说,他原本是个商人,2005年才回到台州老家,当起了农民,种起了粮食。

  “我是回来探亲,看到家里的百来亩土地都荒芜了,太可惜了,我就想着回来种粮食了。”老杨说,那个时候叫上一辆拖拉机来耕田的话,每亩得花上六七十元,价格实在是高,而且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一些农机的使用效率也不高。于是,他便想着将村里的农机都集中起来,统一提供耕种服务,减少农民种粮的成本。

  2006年,老杨提出了办个农机合作社的构想,但大伙儿都不愿意参加。

  “那时种粮的人多,有农机的人根本不愁没活干,所以大家觉得没必要搞什么合作社。”老杨说,2007年,他一咬牙承包了附近1000多亩的土地,让有农机的人不得不来他这儿干活。大家这才同意成立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以自家的农机入股。

  老杨说,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只有9名成员。2008年,合作社的成员增加到了37名。而现在,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06名,农机100多台,注册资金618万元。

  成本控制:推行“五统一”服务

  老杨说,“五统一”服务是指统一机械耕田服务、统一插秧服务、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以及统一机械收割服务。通过这“五统一”服务,既能让农民省工、省肥、省农药,同时也能增加粮食的产量。

  老杨以插秧为例给记者算了笔帐。

  “我们一台插秧机工作11个小时可以插秧70亩,这抵得上70个人的一天工作量,每亩插秧成本只有65元左右。而人工插秧的成本每亩得花上120元至130元,中午还得包顿午饭。”老杨说,农民种粮还得抢季节、抢太阳,如果使用人工的话,还可能延误种植时机,影响粮食的产量。再算上耕地、喷药、收割、烘干等费用,一季水稻种下来,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200元左右。而在“五统一”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下,每亩田的粮食产量还能提高100斤。

  为了提高合作社里农机的使用率,老杨凭借着之前做生意时留下的人脉,在农闲时为合作社里的农机“接活”。“像机耕,冬天的话我们这边没事干,我们就去江苏、嘉兴等地,现在我们合作社每年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就有2万多亩。”老杨说。

  质朴想法:想为国家多种点粮食

  而今,老杨的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他的办公室里也摆满了各种奖牌和奖状,例如2008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奖、2010年度粮食生产先进服务组织、台州市农业创业创新典范、浙江省优秀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今年,老杨更是带着合作社推行的“五统一”服务,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原来,杨灯聪受邀参与了4月29日晚央视7频道播出的“2013春耕行动主题晚会——粮安天下,春耕有我”节目的录制,而在那场晚会中,老杨也是唯一一个来自浙江的粮农。

  老杨说,自己的合作社之所以受到央视的“青睐”,也正是因为合作社推出的“五统一”服务,将农民的春耕生产成本账算得极为精细。

  “有一句话叫做‘粮安天下’,现在国家人口越来越多了,但土地越来越少,我只想多种点粮食,特别是为国家多种点早稻。”老杨说,他对粮食的看重是因为他的父亲是饿死的,“很多人劝我去种果树、搞养殖,但我最后还是要种粮食。”

  “很多书上的知识我未必懂,但是关于农田里的东西我肯定说得上来,如果现在有年轻人来问我,怎么种粮食,怎么搞合作社,那我会很开心。问什么我就回答什么,需要什么我也会尽力提供给他。”老杨说。

微信扫一扫:让您“鲜”声夺人,抢占先机,引领农业新风尚!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