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汪德和返乡回家靠种菜成就致富梦想

2013-07-18

  春节期间,路上走亲访友的来来往往,耳边鞭炮声此起彼伏,“80后”农民工汪德和先是给村里的叔伯大爷们拜年问好,随后就窝在家里打开电脑,上网查询有关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资料。

  在一片白色的蔬菜大棚旁边,两间低矮的房屋看起来像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小棚子——这就是汪德和的家。

  广东东莞打工8年后,汪德和没有像大多数伙伴们一样,回到村里建一院高大亮堂的房子,再继续外出打工,而是选择把多年来打工的积蓄、结婚建房的开销,全部投到了大棚蔬菜的种植上。如今,他和妻子以及两周岁的女儿便住在这两间简易小屋里。屋旁的几亩蔬菜大棚凝聚着汪德和返乡创业两年来的全部心血。虽然外面是零下几度的寒冬,记者走进大棚,感觉到里面温度略高,空气温暖湿润,绿油油的蒜苗、芹菜、青菜等长势旺盛,蒜苗已经到了收获期,汪德和的父亲和一名村里的雇工正在大棚里忙着拔蒜苗,汪德和的妻子一边看护着两岁的女儿,一边把刚拔下来的青菜装到筐里。

  和记者聊起两年来返乡创业的经历,汪德和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创业中因经验不足造成的惨痛教训,虽然让他经济上遭受重创,仍觉得很值;能和父母妻子一起生活的幸福,是他返乡创业最大的收获;在贷款中遇到的吃拿卡要,则令他无可奈何。

  汪德和告诉记者,种植大棚蔬菜,收入不再像打工上班稳定。打工时不管刮风下雨,工资都是按时月底发放,种植大棚蔬菜,一亩地一般能收入一万七八千元,风调雨顺能收到两三万元,但风险很大,其中自然灾害是最令人头疼的。2010年春季大雪,其中一个大棚被压塌,一棚子的辣椒、西葫芦全被冻死,损失了1万多元;到了秋季,又被淹了一个棚子,损失七八千元。“一些有关大棚种植的书籍教材或专家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还要根据本地的土质、温度、湿度、降雨等情况进行摸索。”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他认为返乡创业的选择是值得的。他说:“以前在东莞打工时,每天上班下班,日子过得像机器人,单调枯燥。回到老家,最大的收获是有了家的感觉。我父母都已经60多岁了,小孩子才两岁,一旦有谁头疼发烧,我可以在身旁照顾很方便。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是最让我感到幸福快乐的。”

  “如果资金充裕,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汪德和告诉记者,多年打工虽然有所积蓄,但大棚蔬菜相对传统农业而言投入较大,仅仅靠自己投入资金不足,想贷款手续难办,而且贷款期限为一年,资金周转不过来,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四五万元才把大棚搭建起来。

  “我把亲戚的借款还清后,资金太少了。我决定暂时减少种植面积,把原来的五六亩的大棚减到一两亩,让妻子在家打理,我自己去附近做建筑工人,等到挣了钱以后,再回来投入到大棚蔬菜中。”他说。

  对于农民工输出地而言,农村空巢化问题是长期困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仅有助于缓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还可以为农村的现代农业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经验阅历的返乡民工,对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大有裨益。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作为,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微信扫一扫:让您“鲜”声夺人,抢占先机,引领农业新风尚!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