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梅旭荣:保障粮食安全 “观天察地”六十年

2013-12-11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畅谈——

  保障粮食安全“观天察地”六十年

  本报记者 肖力伟 吴佩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载创新发展,六十个春华秋实……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六十年来,我们不断调整学科,辛勤耕耘。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这当然离不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但也与我们研究所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尤其是农业气象和农业环境科技密不可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灾害损失若减两成粮食增产200亿斤

  记者: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防灾减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做好农业气象监测与预警,指导农民科学防灾减灾,也应该是研究所的一项主要工作?

  梅旭荣:“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而比土地更基础的,是我们的农业气候和气象,也就是“天”。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立足科技抗灾夺丰收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常态。粮食要实现持续增产,必然离不开对农业气象的研究。作为农业气象研究的国家队,这么多年来,我们研究所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目前我们国家每年因灾损失的粮食产量约1000亿斤,如果每年能将灾害损失减少两成的话,那也相当于增产200亿斤。从建所开始,我们就从事灾害的防御工作,如今,我们做的工作包括灾害监测预警评估,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以及灾后的风险转移和生产的恢复指导。

  其次,是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开始根据各地不同的气象特点,气候特征,划分出哪些地区适宜种植什么作物,并完成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气候资源图集。现在的粮食连年增产就是在当时确定的农业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实现的。

  第三,是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旱作区推广的新技术,助推了全国粮食增产。在这方面,我们根据北方旱作农业区域的环境特点,建立了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体系,保障了当地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第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世界上的粮食生产也面临新的气候环境,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为当前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