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故园回归——郝堂村村庄建设纪实

2013-12-25

 

   今年夏天,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参观、游览的人就没断过。最多的时候,1000多辆车在村道上排起了长龙。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个生人的村民一下子缓不过神儿来,“城里人门口的大公园多好啊,为啥跑到这里?”后来连问带琢磨,终于悟出点门道来:原来这些城里人是来找感觉的。“啥感觉?农村的感觉。”

    在野花和溪水的簇拥下,沿着通往村子的柏油路走,当绕过大片大片“接天莲叶”时,郝堂村的品貌便渐次映入眼帘:依水的小桥,如盖的大树,轻掩的柴扉,狗头门楼、清水墙、小布瓦构筑的豫南民居,精心修葺的土坯房,还有新小学、新礼堂、文化广场、养老中心……整个村庄透着一股不俗的田园气质,让人仿佛回到记忆中的故园。

    也许没人会想到,这里原来和很多凋敝的村庄一样,贫穷、闭塞,青年外出、孩子留守、老人无依,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不少田地荒芜,甚至板栗熟了也无人收打,几十年没出过一个像样的大学生。

    如今,几十名年轻人回村创业就业,100多位村民悄悄把户口重新迁回郝堂,住在村里甚至成为许多城里人的梦想。从“想逃离”到“不想走”,变化皆源于三年前启动的一场以村民为主体的村庄建设试验。

    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 

    ——让人们看到农村有价值,农民有尊严,农业有前途

    “以前满脑子想的,都是咋能逃离农村。”9月中旬,正忙着采收莲蓬的32岁青年周群,抬眼望了望端坐在荷塘中央的白色观音像说,“前几天浙江纺织厂的老板又来电话了,说工资涨到4000块,可我不想再像这浮萍一样漂了。”

    周群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他家四世同堂10口人,8口都在省外打工,只留爷爷奶奶劳守田园。“在农村看不到希望”的他本打算在平桥区里买房,却又担心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正犹豫的当口,接到了村委会主任胡静打来的长途电话。

    “胡主任说村里要搞建设,希望年轻人回来搭把手。家里人商量后,决定让我先回村看看。”回村后,周群当上了“文化协管员”,还成为回乡青年创业合作社社员。眼见着村里一天一个样,他的父母、妻子、弟弟、弟媳带着孩子陆续回村,平时只有过年才能团聚的大家庭,终于又生活在一起。

    胡静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周群一家人的生活。而平桥区的一个决定,则改变了郝堂村的发展轨迹。

    信阳是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承载着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探路的使命。而摸索一条农村可持续发展新路,则摆上了平桥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日程。

    “我们要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房子、庭院、道路、水系、田园要体现乡村文明,金融、产业、农民组织要充满活力,突出‘产业、文化、环保、稳定’等农村可持续发展要素。”在2010年底的村庄建设讨论会上,时任区长、现任区委书记王继军就坚定地认为,“农村要可持续发展,政府绝不能大包大揽,不能用钱‘造’出个形象工程。我们要做的是充分发掘农业农村文明的价值,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创造性。”

    确定了农民主体地位与尊重村庄文明的建设理念后,有两件事必须要首先落实:一是选村,二是选人。

    最终定下面积20平方公里、总人口2100多人的郝堂为试点村,就因为这个村特别普通,具有可复制性。而选人的标准,就是必须能把握“农村”两个字的人。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豫南民居建造工程师李开良、天河园林总经理鲍国志等是专家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孙君设计,老李会建,老鲍管环境协调。

    “郝堂试验无疑源于项目参与者对自己精神故乡的回归。”有近十年乡村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孙君说,三年来用心建设郝堂,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

    农民为主体 

    ——应该是全村人参与,不能单是区干部与村镇干部“一头热”

    当孙君第一次进村时,看到水系管理有序,大树古树满目,不禁心中一喜,“别小看这些,这些流水和绿荫能折射出村里的内部关系,村干部的能力。”

    “村干部就像一只老母鸡。护紧了,村子没有发展机会;护松了,弄不好又会鸡飞蛋打。绿十字之前做的项目村,包括南方一些村中,古树、大树几乎被砍光,就是因为没有了村规民约,村民对大自然没有了敬畏感。”

    难能可贵的是,郝堂村中央是一棵几百年的银杏树,村头和沿河有很多上百年的老柳。村集体没有负债,也没有经过“跃进式”或“涂脂抹粉般”的建设洗礼。几个村干部任职都在20年以上,老支书曹纪良有很高的威信,与村主任胡静有血缘关系,胡静有高中学历,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村里整体比较稳定。

    寂静了几十年的小村进来了各方面的专家和施工队,一下子就热闹和喧嚣起来。曹纪良心里直打鼓,他担心各种不确定的风险,然而他更清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后生们忙前忙后,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支书感到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专家的调门很高。在他们看来,乡村建设,不仅是传统民居的保护改造,对公共空间的拓展,还是一种文化与理念的传播,是农耕文明的修复,也是现代文明的融汇。而“农耕文明的修复”,体现在郝堂村的建设上,就是“土壤的修复”、“水系的修复”和“精神的修复”。

    然而无论是改造、拓展,还是修复,都需要动土,尤其是百亩荷塘改造,小学复建,广场、礼堂、茶社、养老中心等公共空间的拓展都需要用地。而村民“不涉及自己利益时都认为好,一涉及到自己,哪怕是扒个猪圈,拆个围墙,都会有很大阻力。”

    咋让村民思想解放出来?必须让村民走出去,去看看别村是个啥样子。在郝堂驻村已经七年的镇干部孙德华介绍,郝堂先后组织村民到安徽西递村、湖北堰河村、河南郭亮村、江苏高淳等地参观学习,每次至少20人,最多时有40多人。“每次出去,村民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启发,有时坐在大巴车上都会热烈讨论发言。聊着聊着,思想也慢慢跟着解放了。”

    为了体现农民主体性,区财政出钱很少。“一揽子包下来,农民不用管,政府全给你弄,效果不一定好。最重要的还是要激发村干部活力和村民参与热情。”孙德华说,一方面灵活运用政策,小金融带动村庄大建设。农民建房用林权证抵押,区财政给予5~15万元的两年贷款贴息,旧房改造每平方米补助130元。用这种方法鼓励村民,切实起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交通、农业、农开的一些项目,基础和公共设施也跟着建起来了。

    村庄建设应该是全村人参与,不能单是区干部与村镇干部“一头热”。为此,郝堂发动村民组长、优秀党员与积极分子,组建了村规民约组、财务审计组、集体经营组、产业计划组、环境保护组、公益事业组、房屋建设组、村庄治安组等八个小组。把权利与义务分解到各组,村干部只把关就可以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尊重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村庄建设主体地位,从村庄规划、房屋改造、道路选线、学校选址,再到土地流转,村里都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基层组织和村民说了算。

    此外,郝堂村党总支还注重加强班子自身和农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户、示范户,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52岁的张厚健是老党员,也是村小组组长,在郝堂房屋改造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说开始也犹豫,“不知道路子对不对,怕搞不好,惹村民笑话。后来有区里、镇里领导动员开导,支书、村主任又带着外出参观学习,渐渐大家就坚定了改建房屋、建设家乡的信心。”现在,他的房舍当之无愧地竖起了“一号农家院”的旗号。

    只要村民动起来,变化就随之而来。2011年6月,在绿十字负责人孙君离开几天后,胡静就急着给他发信息,说“工作进度很慢,能否加快?”孙君很高兴,因为在项目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区里就将“还权与村两委”确定为目标之一,绿十字不能介入村里太多管理,因为作为村外人,不了解情况来处理村里的事,会留下很多遗留问题。

    “我们只是协作,而不是主体,更不是救世主。”孙君说,“项目一定不是由绿十字天天来操心,而是村干部天天、时时、刻刻在为村里的发展筹划,这就是主体转化。”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