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告别粮票二十年 粮食实现十连增

2013-12-25

制图:蔡华伟

  告别粮票二十年 粮食实现十连增

  饭碗稳稳地端在自己手中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冯华)1993年底,家住沈阳的张维新到北京出差,在饭馆掏出全国粮票,没想到服务员不收了。就在这一年,被中国人民用了近40年的粮票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可以想买多少粮食就买多少。

  20年来,粮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10年增产,今年粮食生产再次刷新纪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038.7亿斤,比上年增产247.1亿斤。

  我国的粮食生产从2004年开始恢复性增产,不仅打破了“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还先后收复了10000亿斤“失地”、相继跃上11000亿斤和12000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不仅是粮食,其他领域的产品也日益丰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种票证开始逐一谢幕。

  如今,从城市商场到乡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鱼肉水灵新鲜、副食零食目不暇接,遍布城乡琳琅满目的物质繁荣,“菜篮子”更丰富,“米袋子”更充实。

  拿票排队买东西早已成为历史,市场中流通的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选择。

  告别粮票20年

  从短缺到充裕

  本报记者 王珂 成慧 杜海涛

  20年前,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早晨7点多,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金融企业的员工李伟,来到单位附近的一家餐厅。包子、油条、豆浆……在享用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早餐后,李伟付给老板8元钱。

  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一幕,20年前却完全不同:想要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餐,可能要早早地起床,拿着粮票来到早餐店门口排队。由于粮票不多,为了一家人都能填饱肚子,自己只能少买几样……

  20多年前,我国还处于凭票购物的年代。粮票、布票、肥皂票,见证了当时商品短缺的窘境。城里人吃饭穿衣也要凭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蛋票,限量供应。要想结婚买个手表、自行车,更要找票证。“吃什么”,是老百姓一天生活的重大主题。

  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聚集在一间茅屋里,为了填饱肚子按了红手印,迈出了中国粮食改革的第一步。1982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我国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解放了生产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1984年,深圳特区放开粮油价格,1988年,率先放开食油经营;1992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取消粮簿。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正式写进国家《宪法》。当年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取消粮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布票、肉票等各种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20多年来,我国农业产品产量跃升至世界前列,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实现了从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连续7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水平。充裕的农产品供给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

  如今,放眼大街小巷,商品琳琅满目;走遍各大商场,服务花样百出。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的年轻人更追求品牌、个性化消费。过去人们习惯“勒紧裤带过日子”,现在消费者敢花钱、会花钱,享受多样消费带来的生活乐趣,消费全面升级。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