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追赶”太阳的科研人

记者欧阳梦云2014-02-05

  1月31日,正月初一,在海南三亚市偏远郊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南繁玉米育种基地,28名科研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忙于玉米育种科研工作。

  换上蓝色工作服,戴上大草帽,装上套袋、大头针、剪刀、笔和本,早晨7点多,记者同科研人员一起下到玉米地里。在田埂上,副研究员王元东说:“去年台风‘海燕’给基地造成了严重损失。玉米播种时间推迟了,这些都是后来补种的,往年12月份能结束的授粉工作,今年只能都集中在春节期间。”

  玉米地里露水很重,衣服和鞋很快就打湿了,剪苞叶、套袋、授粉……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点,今天大家要聚餐,结果没几个人回来,记者去叫,得到的回复惊人相似:“干完这一垄就来,你们先吃吧。”

  下午1点,正是太阳正毒的时候,晒的人睁不开眼。段民孝、邢锦丰,还有刚参加工作的张如养又要下到地里了。“现在太晒了,歇会儿再去。”记者想拦住他们。邢锦丰笑了:“太阳光越强越好,授粉就是在追太阳。育种被台风耽误了,现在要抢时间,错过了这一茬,育种实验就白费了。”

  记者深深地被感动了,这些晒得黝黑的科研人员,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为了新的良种诞生,正在进行艰苦的科研攻关。他们的辛勤付出,在提升我国种质创新、加快新品种选育、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