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民族种业“航母”从这里起航

apple2014-02-27

  民族种业“航母”从这里起航

  ——探访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崔丽

  北京,天安门东南30公里,崛起一个占地5万亩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预示着,一个民族种业“航母”,正在从这里起航、破浪前行。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去年9月29日到此视察时指出,“北京搞的种业硅谷,就是种业的中关村,这就是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1年7月,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挂牌一成立,即纳入科技部、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体系,成为国内首家科技挂牌的种业科技园区;后被正式确定为农业部和北京市共建的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全国首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春耕时节,记者走进这个“种业中关村”,探寻种业“航母”的起航之路。

  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优势

  引领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聚集了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育种机构、知名种子企业和种业英才。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两万余人,每年新育成农作物品种400多个。这里还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北京选准突破口,将种业作为农业首要产业加以推进,从2005年即开始布局种业发展。可是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问题,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植科研院所和企业,如何建立商业化的育种体系?如何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如何把科学家的工作积极性和种业企业经营的原创动力有机融合?答案,就在园区。#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把几十家乃至今后几百家种子企业和农科院所聚集在一起,打造国家种业硅谷,这条探索之路越走越宽。园区把入区的种业企业通过政府的平台和农科院所对接,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在这个平台实现整合,实现各方面共赢,让具备育种资源的上游单位和有品种需求的下游企业组成联盟,促进种子落地发芽,从而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促使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快发展。

  目前,园区已入驻50余家企业,包括上市企业4家,筹备上市企业2家,农业部“1+8”、北京市“1+5”种业科企联合创新体,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中的企业9家。如北京德农种业、大北农金色农华、内蒙古大民种业、黑龙江垦丰种业、法国利马格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单位都来到这里。2012年,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园区建设中国农大通州试验站;2013年与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合作建立种业科技园区种苗健康检测中心。与此同时,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订入驻协议在园区建设通州院区,并在创新科技、聚集产业、打造品牌、培育人才和开展合作等领域形成合作。

  成效立竿见影。2012年,种业科技园区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开始向全国推广,并与甘肃、宁夏等地的农作物制种基地以及海南南繁基地在种业产业链上实现了育种、繁种、制种、推广的有机衔接和有效对接,当年种子销售额就突破了50亿元。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