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致富档案记录十年变迁
大连炮台街道从2004年开始为14700户村民建立致富档案,逐户研究、多措支持,实现了家家有致富项目
清明时节,春寒料峭。辽宁省大连市炮台街道马炉村,村民邵振先的大棚里热气腾腾,油桃红透了半边脸。
“老邵,油桃该采摘了吧?”街道包村干部王鹤一进大棚,就从挎包里掏出一沓沉甸甸的“账本”,“我来统计一下你家一季度的实际收入,看看还有什么难处。”
“这个季度收入就多了。我这两个大棚的油桃,约莫着有15000多斤。按10元钱一斤,你算算得多少?”邵振先开心地说。
王鹤拿的“账本”叫“炮台村民致富档案”。从2004年开始,炮台街道17个村、8个社区、一个农场, 14700户共计5.2万人,每户都建立了致富档案,档案上都标明村和街道干部包户的具体人员和联系方式。档案里不仅记着每户村民家庭成员、劳动力、住房等基本情况,还注明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有啥困难,每年收入等。
“炮台是个涉农街道,每家每户情况千差万别。只有情况明、底数清,才能因户制宜,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脱贫致富。”炮台街道党委书记王德世说。
记者与王德世一起来到老庙村,刚进村,遇见43岁的耿义胜。“我至今还打光棍,和70多岁体弱多病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就靠种地混个年吃年用,没余钱找媳妇。”耿义胜抱怨。
按政策,耿义胜是壮劳力,进不了低保线。两年前,包户干部与村里的工程队协商,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去工程队上班,一年能有两万多元收入。
“这日子算是见亮了。”耿义胜告诉记者,“最近喜鹊叫了,有了喜事,处上了对象,打算年底结婚。可那三间老房年久失修,大修要七八万。我拿不出钱修房,媳妇就不进门。”
“耽误不了你办喜事!”老庙村包户村干部邵甄告诉耿义胜,“街道每年都安排给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村里今年已帮你申报,不久就可以帮你翻盖新房了。”
炮台街道建立村民致富档案10年来,记录从没有间断过,通过逐户研究,分别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给村民支持,逐步实现家家户户有致富项目。统计显示,炮台街道村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7200元,增长到2013年的26620元,增长了2.7倍,位居辽宁前列。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