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大“走出去”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生产能力建设,立足国内增加供给是保障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
近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封山育林。试点取得成效后,将扩大到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这势必会给我国本已脆弱的木材供应带来不小的冲击,有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天谁来给我们供应木材?
这是很现实的担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年消耗量近5亿立方米,进口量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对外依存度接近50%。国家林业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木材需求将增加到8亿立方米。
供应形势却日益严峻。目前已有86个国家禁止和限制原木出口,美欧出台了针对制成品木材合法性的验证制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最近又新列了140个严格限制交易的木材树种,这些都加大了进口的难度。
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更好维护木材安全?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自然是现实的选择。
国际市场方面。目前来看,我国的主要木材进口国构成还相对稳定,我国企业“走出去”双赢合作的步伐也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外租用、购买4000多万公顷林地植树造林,还和有关国家合建加工厂,从这些国家进口木材和木制品。
但令人担忧的“小火苗”也不少。虽然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和利用指南,但一些经营者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的做法还是不少,国际社会对此指责日益增多,立足国内解决木材供应成为现实的战略选择。
如何立足国内?增加面积的路子看来会越走越窄。最新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增速开始放缓,同时现有宜林地2/3分布在西北、西南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造林难度越来越大,见效也会越来越慢。#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提高木材生产能力却大有潜力可挖。我国每公顷森林每年的生产潜力,北方可达7立方米,南方可达15—20立方米,而目前我国森林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仅为4.23立方米。专家测算,如果用15年时间逐步普及先进经营技术,每公顷生产能力提高到6.7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每年便可提供10亿立方米生长量。
由此看来,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如何提高?算几笔账便能看清楚。
优良杉木平均每年生长2.5米,一般杉木却不足1米;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使用率超过80%,我国目前仅为45%。加大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的增产潜力由此可见一斑。
国有林场人工林蓄积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通过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如果全国总体上都能达到国有林场的现有经营水平,我国9亿多亩人工林每年可增加近10亿立方米蓄积量,这潜力有多大!
提高单产,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措施推动也举足轻重。林道密度是反映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林区林道密度平均每公顷仅为1.8米,专家估算,要充分发挥森林产能,应不低于8米。林道“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此外,加大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高森林保险覆盖面,提高造林补贴等强林惠林政策支持的空间都不小。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