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核心产区”甘肃定西市安定区——
掌控种薯资源做强精深加工
陈永刚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鲁明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依靠发展马铃薯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一颗小土豆如何撬起一个大产业,一个产业如何富裕一方人?日前,记者深入我国优质马铃薯核心产区的定西市安定区进行探访。
种薯扩繁,企业挑大梁
在安定区香泉镇关门口村,镇政府驻村干部李建平刚刚组织发放完马铃薯良种。“镇上在统计农户种薯需求的基础上,调运优良品种6吨,加上群众自己购买、兑换,全村马铃薯种植全部实现了良种化。”李建平说。接过他的话题,该村四社农民杨录告诉记者,“马铃薯脱毒良种品质好、产量高,老百姓都认可。”
香泉镇是区上确定的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由种薯企业一次性流转土地5000亩,集约化经营建设原原种和原薯扩繁基地。仅在关门口村,就有三家种薯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立了原原种扩繁基地。
来到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香泉基地。该基地每天需要大量劳动力,按每人每天70元工价算,一年时间光付给农民务工费就在100万元以上。“就这样,农民还要算自己的账,有更好的来钱门路就不来了,用工紧张时还得从其它地方雇用劳动力。”他说。
完善产业链,关键在“种子“
近年来,安定区坚持走种薯产业化的路子,在城郊西川园区专门规划建设了种薯繁育区,已扶持建成马铃薯种薯企业17家,年可生产马铃薯原原种3.6亿粒,分别占全省、全国生产量的58%、36%。#p#分页标题#e#
发展马铃薯产业,离不开科技助推。安定区不仅加快良种扩繁步伐,从源头上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在种植上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全区推行“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标准化种植模式。
“黑膜种植马铃薯技术是定西旱作农业种植的‘二次革命’。”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安磊说,运用黑膜技术每亩能增加产量400公斤;遇到大旱之年,增产达800公斤。
正是有了科技的支撑,马铃薯成了农民的“金豆豆”。2013年,该区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发力深加工,争夺话语权
为了实现品牌营销,安定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性马铃薯节会;安定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被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列为陇薯品种马铃薯期货交易交割地和计价点;我国首个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落户安定区,这都为马铃薯销售搭建了平台。
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出路在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目前,该区已建成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马铃薯系列产品生产线22条,马铃薯制品加工能力达32.5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
坐落于马铃薯产业园巉口精深加工区内的定西蓝天淀粉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淀粉加工企业。马铃薯收购旺季,公司每天的马铃薯收购量就达3000吨,全市逾三分之一的小马铃薯被蓝天公司掌控。
“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上浆就要用到变性淀粉。”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余说,一斤几毛钱的马铃薯,经过公司精深加工后,就可以卖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p#分页标题#e#
透过安定区看定西,全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