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惠农政策带动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化 农业增效显著

本报记者 李广平2014-04-29

  本报记者 李广平

  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省不断完善补贴措施、增加补贴机具种类、扩大补贴范围,推进了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农机服务步入产业化轨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惠农力度逐年加大

  从2004年至2013年底,我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共投入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4.775亿元、省级财政补贴资金3.0364亿元、市县累计补贴资金2.588亿元,直接引导农民自主投入资金32.68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95.54万台(套)。2013年,全省农作物机耕水平达到42%,机收水平达到9.2%,茶叶和马铃薯等重要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购机数量逐年增加,装备结构不断优化。省农委农机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总数从2004年的1623台(套)增加到2013年的25.276万台(套)。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之比由2005年的1:2.7变为2013年的1:2,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补贴领域逐渐扩宽,补贴范围不断扩大。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领域只涉及到大田种植业,补贴机具种类是5大类14小类,补贴范围是12个粮食主产县。到2013年,补贴的领域扩大到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农田基本建设等行业,补贴机具种类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等12大类40小类131个品目,补贴范围覆盖所有农业县。

  补贴资金逐年增加,受益农户不断增多。2004年,省财政安排250万元,在粮食主产县开展农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受益农户585户;2013年,全省补贴总额近4亿元,受益农户达20.8万户。

  农业提速农民增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调动了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不仅激活了农机市场,而且还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

  省农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自2004年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共投入各级补贴资金20多亿元,引导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购机资金逾32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95.54万台,直接受益农户近85万户。财政补贴资金与农民自筹资金的比例达到1:1.6,大大减轻了农民购机负担,加快了微耕机、联合收获机、稻麦脱粒机等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步伐。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普及明显加快,促进了农业提速增效和农机化水平提升。全省新增机耕面积888千公顷,机收面积231千公顷,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播机收零的突破。2013年,全省机械化耕作面积达1300.42千公顷,机械化播种面积49.70千公顷,机械化收获面积262.88千公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19.93%。#p#分页标题#e#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搭建了有效平台。据测算,一台中型联合收割机每天可收割30亩,是人工收割的60倍;机械耕作(一犁一耙)每亩100元,比人工用牛耕地每亩节约50元,机械收割水稻每亩100至120元,比人工收割每亩降低费用80至100元。机械化收割水稻还比人工收割减少脱粒损失率3%至5%,每亩减少稻谷损失20公斤左右。

  农机服务产业蓬勃兴起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10年,贵州农机装备总量得到有效提高,农机装备结构也实现了优化。2013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240万千瓦,比2004年增加182%,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增长249%,联合收割机增长1570%,水稻插秧机达1921台。

  在政策引导下,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纷纷涌现,促进了农机服务迈向产业化发展轨道。

  据统计,2013年,全省农机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30户、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56个,20万元至50万元的农机大户239户、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34个,拥有的农机具70%都是在最近几年利用购机补贴政策添置的。这些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采取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服务方式,突出了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为农业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索出政府扶持、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