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副市长 黎石秋
“菜篮子”工程既是市长工程,又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城乡居民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现象长期交替出现,严重困扰“菜篮子”建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不断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菜篮子”消费需求?湖南省长沙市在落实国务院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解决产销分离作为切入点,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致力破除理念障碍,坚持用市场的方法抓“菜篮子”工程。在长沙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农业现代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经营主体弱小、产业融合度和集聚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保农民与保市民的矛盾既制约农业的发展,也影响城市的供应。为此,我们提出了“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调整农业提升农业”的思路,努力走出一条富有长沙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并力求在“菜篮子”建设中取得率先突破。一是加快组织方式创新。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组织,着力解决在生猪养殖、蔬菜生产等方面布局过于分散、生产规模过小等问题。市财政每年安排近2亿元资金,支持精品养殖园、特色种植园和蔬菜产业集中区建设,现已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0多家。二是加快生产方式创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三年来,全市组织48家科研单位对具有长沙特色的蔬菜地方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研究推广了春提早、秋延后等10多项栽培新技术,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经营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三是加快服务方式创新。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使“菜篮子”工程建设由生产领域的保障向流通领域、质量监督、市场价格调控等领域全面拓展。市政府把“菜篮子”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与区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了市县互动机制。同时,强化国土、发改、物价、商务、交通等部门的责任,加强涉农资金的整合,有效解决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问题。
致力完善产业体系,切实满足城市居民对“菜篮子”的基本需求。近年来,一方面“菜篮子”供应的市场化特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菜篮子”供应的个性化矛盾又逐渐明显。根据这一特点,长沙对全市“菜篮子”产业发展规划重新进行了一些修订,将产业布局向中远郊转移,将发展重点向城市需求靠拢,将产品质量摆在首要位置,致力于打造长沙特色的产业体系。一是坚持规模化布局。下决心改变畜禽养殖、蔬菜生产自发发展的状况。在畜禽生产方面,按照禁养区、限养区和发展区的原则,在发展区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大型养殖企业正在主导全市生猪生产,去年全市出栏生猪835万头,在调整中仍然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