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课题组
◎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探索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实践中,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涌现出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快速流动,我国农业经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不仅要面对“谁来种田”的现实问题,更要应对“种怎样的田”和“怎样种田”的深层难题。四川崇州经过近4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以农户为核心主体,农业职业经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模式。这有可能是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也昭示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
一
崇州作为四川成都的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基本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如2012年,该市常住人口67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6.95万人,但外出务工人员高达73.40%。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流动,农业发展不仅要面对“谁来种田”的现实问题,更要应对“种怎样的田”和“怎样种田”的深层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崇州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为了维护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稳定,自2010年起,崇州开始进行新的试验。经过4年多的探索试验,崇州初步形成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以农户为核心主体,农业职业经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基本特征为:
第一,创新培育机制,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在现有农业经营格局下,单个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接成本较高,亟待培育既能代表双方利益又能协调双方行为的中介主体——农业职业经理人。崇州抓住这一关键需求,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其实践表明,农业职业经理人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和“科学种田”问题。与农户家庭经营相比,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水稻种植平均每亩增产10%,约110斤以上,生产资料投入与机耕机收成本下降15%,约90元。目前,崇州已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1410人,其中有767人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初步建立起一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第二,尊重农民意愿。崇州市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其中,农户作为合作社社员,可直接参与理事会及监事会选举、农业生产计划安排、成本预算以及利益分配方案等决策过程,并承担生产成本出资;理事会代表全体社员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同农业职业经理人签订经营合同;农业职业经理人提出具体生产计划执行与预算方案、产量指标等,交由理事会组织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方案执行。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农户之间主要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的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到目前为止,崇州市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6.48%。 #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