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穿越时空隧道 透视土壤沧桑

nadmin2014-05-23

  

  绘图:刘念

  

  本报记者 王东生 通讯员 高启臣

  多姿多彩的土壤世界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形态和颜色也不同。同一类型的土壤,因受不同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和颜色。

  走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土肥站内的北京土壤博物馆,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既可以亲历土壤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透视土壤内部的世界。

  博物馆大门口处下方钢化玻璃地面的底下,展示的是“五色土拼盘”土壤平面标本模型,每个盘中分别存放着红、黄、青、黑、白等颜色的土壤标本。房山区土肥站站长徐凯告诉记者,这五种颜色土壤分别是从房山区霞云岭、史家营、长沟等地方抽取的,没有进行过任何人为处理。

  展厅内的落地玻璃展柜里陈列的土壤立体剖面标本高矮不一,形态各异,颜色也深浅不一。有的一米多高,有的几十公分。所有土壤标本都放置在特制的长方形立柱式盒子内,包装盒的上、下、左、右、后等五面包装板为木质材料,前面的包装板为玻璃材质,以便参观者“从头到脚”地观察土壤全结构。徐站长介绍说,这些立体剖面标本是科技人员利用专业手段和专业技术制作而成的,土壤结构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和人为的损毁。

  由于成土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形态和颜色也不同。土壤多姿多彩的世界,只有通过对土壤立体剖面标本的观察才能看到和体会到。徐站长指着全国土壤类型分布图介绍说,海南岛和广东等南方省份的土壤因为特殊的热带亚热带地理位置和多雨高温的气象条件,富含铁元素,因而呈现出红彤彤的颜色,但因降水量大,风化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容易流失,肥力较差;东北地区的黑色土壤富含有机质,肥力十足,适合耕种,东北平原也因此成为令人心醉的“北大仓”。同一类型的土壤,因受不同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和颜色。#p#分页标题#e#

  除土壤剖面标本外,馆内更多的是瓶装土壤标本,总数已经超过2万多件。每个瓶子上面都标有土壤标本取自地点、取样时间、土样重量、土壤类型等信息。标本瓶是针对土壤化学性质“量身定制”的,以便使标本土壤的化学性质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取样时的状态。馆内除保存着房山地区的土壤标本外,还保存着北京市土肥站提供的北至怀柔、西至门头沟、东至通州、南至大兴等北京各个区县和地区的土壤标本;其中,最早的一批土壤标本取自于1979年;较为难得的土样标本是北京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的系列土壤标本。这些系列土壤标本,从1987年开始每年在同一地点抽取土样并进行保存,一个完整系列土壤标本到现在已达27份之多。

  土壤显示生态环境状况

  土壤消失绝不仅是减少了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那么简单,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系统性的。

  保存在玻璃展柜中间一米多高的土壤立体剖面标本显得与众不同,上半部呈黑色,下半部是土黄色,泾渭分明,展馆工作人员戏称之为“二皮脸”。上部分黑黝黝的土壤,颗粒均匀,显得很是疏松;下半部分的土壤为土黄色,层层的块状结构,质地紧密。徐站长介绍说,“二皮脸”土壤标本取自北京西南第一高峰、2161米的百花山百草畔,取样地点选在没有任何农耕活动的地方,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可以从土壤标本结构判断和研究土壤的形成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上半部分的土壤之所以呈黑黝黝的颜色,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系、落叶、残体等有机物常年积累所致,土地中营养比较丰富;下半部分的土壤内因没有植物的根系、落叶、残体等有机物,所以呈土黄色。这样的土壤标本,在显示当地的地质特点的同时,还显示出当地的生态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变化。

  徐站长指着北京市土肥站保存的27年北京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系列土壤标本说,这些土壤标本称得上是北京地区土壤生态和质量变化的真实写照。有的系列土壤标本记录着原本无法耕种的土壤,经过修复后变为肥沃良田;有的则正好相反,原本质量优良的土壤,因为生态环境破坏、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土壤质量逐年下降,甚至失去耕种价值。#p#分页标题#e#

  “这里的很多土壤标本已成为了绝版,还有的快要成为绝版!”徐站长走到展厅后面的瓶装土壤标本展柜前伤感地说。所谓绝版土壤标本,指的是土样标本原地点的土地已被城市建设占用,或因自然因素毁坏,土壤已经永远消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2006年北京市耕地面积为348.9万亩,比1996年减少了167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6.7万亩。

  土壤消失绝不仅是减少了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那么简单,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系统性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地上的植被变化,比如不能种植庄稼,乃至变成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进而影响食草动物种类的变化,乃至人类的生存。

  善待土壤就是善待自己

  土壤是有感情的,对它好,它会用好的结果报答你;对它不好,它会用坏的结果对付你;虐待它,它会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你。

  走进土壤演变厅之后,记者被壮烈的火山喷发、震耳的雷声、耀眼的闪电、隆隆的降雨、呼啸的风声惊住了。徐站长说,这是用声光电等技术模拟的土壤形成过程,他指着悬挂在墙上的展板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慢慢被风化为松散的碎屑;在适宜的太阳能作用下,适宜的湿气里滋生出最初始的苔藓类生物,附着在松散的碎屑表面,在汲取碎屑内养分的同时又缓慢地分解着碎屑……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碎屑终于变成了最初的土壤。

  进入土壤保护利用厅后,记者好似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现实中的土壤内部。北京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北京土壤博物馆内保存的2万多份土壤标本,是研究北京地区土壤的宝贵资源。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将标本中的土壤取出少许,通过实验手段得到土壤中所含化学元素、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等数据。专家们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到底哪些土壤更适宜种植哪种作物;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制定土壤保护与利用措施,把原本低产的农田升级成高产农田。#p#分页标题#e#

  通过对1987年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系列土壤标本分析表明,北京的土壤质量很不乐观,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普遍偏高;很多地方土壤变得板结,适耕性下降,土壤微生态遭到破坏,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缓冲能力、分解有害物质能力等抗逆能力下降;在个别地区和地块土壤中还发现了汞、镉、铅、砷和铬等重金属。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常常需要通过对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部门的足够重视。土壤污染一旦发生,治理成本通常都较高、治理周期也较长。

  “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土壤是有感情的,对它好,它会用好的结果报答你;对它不好,它会用坏的结果对付你;虐待它,它会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你。善待土壤,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