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就好像是一块土壤,一个园地,土壤需要雨水,刚好这次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举办的中国三农发展研讨会,专门研讨乡村治理这样一个课题,无疑是一场好雨、一场喜雨、一场及时雨。它不仅能够滋润这个领域的一方土地,它的成果也会像这块土壤上的嫩苗一样,在改革的春风和各方面的支持下茁壮成长。可以说,研讨乡村治理方面的创新与改革非常有意义,这个意义不仅是理论上的,更主要是实践层面上的。
如果从意义的时空概念来讲,首先它具有历史意义。巧得很,江苏是中国近现代开展乡村治理也是最早的省份之一,在上个世纪30年代,江苏的江宁县,与河北的定县,山东的周平县一起,被民国政府作为乡村自治运动模范实验区个案进行了研究实验,在当时的乡村治理改革运动当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乡村治理改革的实验结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归于失败。但它至少说明,乡村治理问题很早就得到国人的关注和研究。而今天,许多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官员依旧继续研讨这个课题,并且选择在江苏召开研讨会,可以说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延续,也是一种民族理智的张扬。
第二个方面在于它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从经济上来讲,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同样一块土地,同样一群劳动者,它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都大大地提高。它带来了有形的财富,产出增多了,物质财富增多了,也带来了无形的财富,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升华,得到了飞跃。可以说,观念一变天地宽。现在大家对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充分肯定的态度,绝对不是当初的惊呼、愕然、迷茫等等,所以回头一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那么通过改革,不一定需要很多的硬成本,主要是理念上的转变,这变一变,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它能够产生很多的财富。当然,把功夫下在改革和理念创新上,需要的是深层次的思考和对机遇的准确选择与把握。
从治理方式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村民自治,应该说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治理方式的改变,也引发了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农村也正在孕育着更多的新的治理模式。对此,国内外的社会学者和政治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存在不少有待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各种社会元素、城乡要素发生重大变动和重要互动的城镇化进程当中,乡村治理的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了。#p#分页标题#e#
江苏省城镇化的进程在全国比较快,2013年,全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4.1%,这显示出江苏省整体上已经步入了较为成熟的城镇化的社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速,乡村治理也面临着人口空心化、治理主体虚化等矛盾和问题。所以江苏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问题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江苏自身的改革发展,也在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治理问题提供着必要的借鉴。
第三个方面,各地在乡村治理方面先试先行的一些初步实践以及探索出的经验,对乡村治理创新和改革有着借鉴意义和标本意义。召开一场乡村治理研讨会,正为各地探索乡村治理模式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江苏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地对乡村治理问题也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我们今天研讨会所在地永联村,不断完善治理主体,创新治理结构,理顺并理清党政关系、政经关系、政社关系,不仅使村子里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村民的经济收入能力得到了加强,而且让村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当然,永联村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你说它是一个村,但是它又是一个以公司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它还是一个社区,也可以说是一个街区。再从永联村村民来讲,有土地也可以叫农民,但是他又是公司的员工,在公司上班,属于街区社区的一员,所以从身份上看也是多元的。而永联村展示出来的风貌,既有现代都市的风采,有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到位的公共服务,又有田园风光与之相伴,这也是多元的。
事实上,像永联这样的村在江苏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在苏南地区,它是江苏相当一部分的乡村的今天,也是相当一部分乡村的明天,因此对它的治理方式和摸索出的经验进行探讨非常有意义。当然永联村本身有着自身的特质,比如说村党委书记吴栋材带领几代人创业打拼,才有了今天整个村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这个经济实力作支撑,能够加快推动各种管理形式的创新并与之相匹配。此外,治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永联村在发展过程中,给它的村民,也可以叫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解决温饱,然后到小康,再到实现基本现代化,过上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同时又有田园风光相伴,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一种呈现。所以治理模式要想深得民心,要想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高度的认同,让他们获得感情上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因此说永联村的治理模式有它的独到之处。此外,还有徐州的邳州市推行“四权”工作法,以村党组织决策权、村代会决定权、村委会执行权和群众监督权为内容,从机制上解决做什么、做不做、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这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都为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启发和示范作用。#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