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空巢村庄老人:孩子们进城 端午节早无概念

nadmin2014-06-06

  内蒙古空巢村庄 老人没有端午节

  随着孩子们进城 “过节”早无概念

  “这几天忙着种地,没考虑端午节怎么过。”60岁的老谢两鬓斑白、皮肤黝黑,说这话时,抬起青筋突出的手背,一根根血管清晰可见。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中旗一个名叫安图的村庄,与老谢一起生活的村民不足10人,在近10年中他们是这个村庄最后的村民,大多数时候陪伴他们的是无尽的劳作与孤独。

  记者了解到,由于老谢所在的村庄十年九旱,多数村民生计无着,因此过往10年已有近200人纷纷举家迁入城市。在目前不足10人的这个村庄中,亦有人将在近期内进行搬迁。对于这个即将消亡的村庄,外界将其称之为“最后的村庄”。

  6月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倚在门前,老谢歪斜着身子点燃一支烟,淡淡地说:“孩子们小的时候还有过节的概念,但随着孩子进城,早无概念。”

  老谢所在的安图村,距离县城察右中旗约需1个小时车程,但因为近年该村庄几近消失,此前的班车已甚少光顾,这使得老谢一家并未把端午节吃粽子这事放在心上。

  由于老谢所在的村庄进入5月仍在飞雪,因此在全国各地春播早已结束的当下,这里还在播种。“地种得并不是很多,但每天仍有不少杂乱活要做,所以过端午节这事也就没有记挂在心上。”老谢说。

  此言非虚。距离老谢这一“最后村庄”相距约1公里的东滩村亦复如此。这是一个不足百人的村庄,5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却占了九成以上,某种程度亦在“最后村庄”之列。

  记者在对当地多数村民访问时发现,这些村民除了中秋、春节期间会等来在外打工、上班的孩子一起“过节”外,事实上在城市中颇为流行的“五一”、“清明”、“端午”、“国庆”等节几无概念。

  之所以对过节没有太多概念,当地村民王成说:“一方面与忙碌的劳作有关,另一方面与孩子们不在身边有关系。”他认为,一些村民因为常年难以与孩子们相聚,其实不敢轻易触碰节日这个话题,久而久之就变得麻木了。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盖志毅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一些村庄已渐渐失去过往“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温馨一面,而这些新时期的“空巢老人”,由于缺乏与常年在外儿女团聚的机会,因此对诸多节日变得“陌生”,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纾解空巢老人的内心困惑,已经成为当下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钟欣 李爱平)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