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沼气工袁亮:大山深处的绿色使者

nadmin2014-06-19

  大山深处的绿色使者

  ——记湖北恩施州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沼气工袁亮

  

  图为袁亮正在做沼气池清理工作。

  记者何红卫 乐明凯

  武陵山脉北部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上,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是清洁工,却每天忙着清理垃圾,甚至干“掏粪”的活;他们不是煤气工,却每天忙着“修管道”,到处“送能源”;他们不是救援队,却总是会接到农民求助电话,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110”。他们常年穿行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出现在农民身边,忙碌在农户的厨房猪圈,不论寒冬酷暑。他们就是外界鲜为知晓,山里农民离不了的沼气工。

  2003年,恩施确立了“生态立州”发展战略,迈出了“争创全国生态家园第一州”的步伐。农村沼气成为发展这一战略的重要支点。据州农业部门统计,到2013年底,全州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2.92万口、沼气工程569处。沼气的普及应用每年可节约标煤40万吨,减少耗电1亿千瓦时,减少森林砍伐面积200万亩,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为农民增收节支8亿元以上。

  沼气推广“建易用难”,难就难在沼气池使用的管理维护。恩施州委农办主任、农业局长黎华辉说,在恩施州,3629个获农业部颁证的“沼气工”承担了50多万口沼气池的管理任务,“招之则来、来之则干、干之则好”的服务理念,使他们成为全州50多万沼气农户的“心腹人”。

  35岁的恩施市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沼气工袁亮,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沼气工”这个岗位上,带领团队常年累月与沼气池打交道,为全镇1万多个沼气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细致服务。他就像一个能源使者,用自己的坚持和奉献,乐观和热情,在大山深处温暖了无数农民的心,演绎出一曲武陵山脉的生态赞歌。

  一年中多半时间在清理“粪坑”

  5月29日,初夏的武陵山区已经略显炎热。

  一大早,袁亮像往常一样,开上吸污抽排车,先去了两家事先约好检修沼气池及用具的农户家,10点左右又来到龙凤镇二坡村陈兴明家清理沼气池。

  袁亮是地地道道的恩施农家子弟。1999年从恩施州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他考到恩施市龙马农技站,开始从事农技服务工作。从2004年开始,袁亮开始接触沼气。当时,沼气“五改三建”项目正在恩施市进行,需要安装及管理人才,能吃苦、爱钻研的袁亮被恩施市能源局领导一眼看中。

  天蓝色的工作服,红色的工作帽,脚蹬长筒胶鞋。一到现场,“全副武装”的袁亮就接上抽排管开始工作。#p#分页标题#e#

  “一年中多半时间在清理‘粪坑’。”袁亮介绍,沼气池是产生沼气的核心,需要不断投入猪、牛等大型牲畜的粪便才能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池内含有甲烷等大量有毒气体,危险不说,还臭气熏天,比“粪坑”还脏,常人唯恐避之不及。

  1个多小时后,在吸污车轰鸣的马达声中,袁亮已经将3车沼液抽出运到农田。但他知道,“艰巨”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沼气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大出料”将沼液、沼渣排出池外,否则会影响效果。清理难度最大的就是除沼渣,干沼渣沉淀已久,一般的吸污抽料机抽不动,大型功率的机器进不了山成本也太高,所以,在山区的沼气池,通常需要人工下到2~4米深的沼气池底部,将干沼渣揉碎后冲水稀释才能抽进管道,排出池外。   

  为确保安全,袁亮先用鼓风机往沼气池内送风,然后换上第二套防水服,戴上自制的防水帽和探照灯,腰系安全绳,跳进沼气池,大半身浸泡在污水中,他不时用钉耙把干沼渣掏出,还不时用手将大团干沼渣揉碎,疏通被堵塞管道。

  “经常会遇到上面流下的脏水灌进脖子,有时湿透全身。”大半个小时后,第四车终于抽满,袁亮才爬出池子,双手、身上已沾满了污物。褪下防水服,他又麻利地驾着抽排车,和同伴一起将沼渣沼液排放到村民家的责任田里。

  当第五车装满时,已是下午1点,袁亮还没有完工,他还要将沼渣运到田间处理。村民给袁亮做好了午饭,但他婉拒了村民的热情。

  “不是不想吃饭,是吃不了,全身上下都沾满污物,无法吃。”袁亮说,长年累月跟粪便打交道已被“熏透了”,不干活儿时,身上总是有一股臭味。因此,每次只要开始下沼气池出料,他都会坚持干完了再吃饭,肚子饿了就忍着。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