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扶真贫
——福建“六个机制”推动精准科学扶贫
本报记者 蔡茂楷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福建从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6元增加到11184元,增长27倍,贫困人口标准从农民人均纯收入150元提高到2011年的3000元。
近3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福建省委、省政府以“滴水穿石”之恒心,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索新路子,建立完善“六个机制”,精准科学扶贫力度越来越大,路子越走越宽。
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贫困主体情况千差万别,找准对象才能扶真贫。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福建在建档立卡摸清底数下足功夫,做到“精准识别”。从今年开始,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相当于2010年3000元不变价)的93万贫困人口和2200个农民收入、集体收入较低的贫困村以及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全面建档立卡,摸清他们的发展现状、致贫原因、基础设施等。
在全省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福建连续制定了“2001-2010”、“2011-2020”两个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2011-2020”纲要提出全省重点扶持140万贫困人口,集中帮扶4000个以上贫困村、后进村以及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目标任务。
此外,福建还定期监测贫困农户、贫困村、重点县的贫困状况、收入变化以及发展动态等情况,建立常态化的进退机制。
输血济困造血发展
不论是在输血济困上,还是在造血发展上,针对贫困户、贫困村、重点县,福建都出台了具体措施。
对贫困户,一方面输血济困,从2004年开始,对贫困人口先后实行低保、新农合和养老保险等政策,目前全省低保线下的73.7万人全部纳入低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9.8%,新农保参保率达95%以上。另一方面造血发展,实施“阳光工程”等自立增收工程,连续5年每年培训贫困劳动力6万人;2012年开始,金融部门每年落实10亿元贷款额度,每年有3万多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贴息。
对贫困村,从2001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安排村级运转经费,目前平均每村达7.5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再予以相应配套。在造血发展上,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p#分页标题#e#
对重点县,强调省级财政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确保重点县基本财力保障,从去年开始对每县每年各增加补助1000万元以上。在造血发展上,去年,省里设立3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每年从中央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安排23亿元,专项扶持重点县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