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兵
蒙蒙细雨中,碧绿的稻田一望无垠,清清的河水微波荡漾……6月20日,记者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岔河镇岔河村8组时,不禁被眼前的“画卷”陶醉了。
“画中”走来一位中年人,手拿一根拴着网兜的竹竿,在河边走走停停。“他叫冯永晁,这个点一般是他管护水面的时间。”村主任张学宏说,目前,全村像冯永晁这样的“四位一体”管护员共有16位。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冯永晁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过去可不是这样,‘水花生’满河满沟都是,田间灌水非常麻烦,水又黑又臭,鱼虾都不生。”冯永晁说,更叫人头疼的是,他们村地势低洼,雨一大就要排涝,可泵站因为没有专人管理,变压器、电缆经常被偷,到用的时候,现买都来不及。“现在有专人管护,河道干净,泵站安全,‘小水改’改得民心欢畅!”
洪泽县是全国55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工作示范县之一,岔河镇又是全市的试点镇。去年7月以来,洪泽县从改革小农水产权制度入手,由镇到县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小水改”推进工作。洪泽县水利局规划科科长曹建邺说,通过确权颁证,县政府明确了小农水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归镇政府或村集体,并制定了考核办法,力促小农水管护工作做实做活。
“现在产权、责权明晰,管护的‘短腿’我们正加紧弥补。”张学宏说,今年3月份,村委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全村所有小农水管护权交由村民竞标,责任落实到人。管护采取“四位一体”模式,竞标成功的村民既要承担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还要负责同地段的村道保洁、绿化养护和村民垃圾收集,这样便于整合上级部门下拨村级的资金,提高管护员们的工资待遇。目前,“四位一体”管护模式已成效初显。
洪泽县水利局局长郭明珠告诉记者,各镇各村实际情况不同,小农水管护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都必须立足实效和长效。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