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虽然还有5年多时间,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大直辖市耕地距离突破2020年的耕地保护指标已经是“咫尺之遥”。若最终突破红线,按照相关规定,省级政府负责人将被问责。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直辖市自身的定位来说,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带头兵作用。耕地存量这一指标,完全可以全国统筹一盘棋,效仿欧盟碳排放可以相互购买的模式,由经济发达省市向边远的农业大省购买耕地指标。既可以解放经济发达地区在土地供应方面的瓶颈,也可以在总量上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我国耕地实际保有量超过20亿亩,距18亿亩耕地红线还有2亿亩余量,全国的总体指标要好于预期。不过,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必然导致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存量逼近红线,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存量绰绰有余。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不同地区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与其区域位置、资源禀赋特点密切相关。东北三省和中原等地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是由其平原面积大、土地肥沃、自然条件较好决定的。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自古以来就不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北京地处燕赵苦寒之地,又是千年古都,历来粮食都通过漕运等方式由外地供给。上海虽是江南鱼米之乡,但由于其在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这一地区同一块土地用作耕地,远不如用作工商业用地划算。天津自清朝通商之后,就是北方第一大港。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这三大直辖市,用地的大头不可能是农业。
将“耕地红线”视为对地方执政官员的一个考核指标,减少的省市,自然时刻需要提防撞线。但现在的发展经济模式又需要占地,两者之间掣肘颇多,土地使用腾挪的空间变小。事实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以向更适宜发展农业且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购买耕地存量指标。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会因此增添了一些发展农业的动力。此举一可以实现耕地资源跨区域的总量整合及稳定,再者可以实现各省域内土地用途在经济效益上的最大化,一举两得。(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