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更幸福
——“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进展综述
本报记者 崔丽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进士村6组62岁的村民叶佰洲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肢残,妻子常年患病,却还能在垂老之年,一改以往捉襟见肘的窘况,年入万元,脱贫致富。
叶佰洲,是全国近15万受益于基层党组织帮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中的一个。2012年初,中央组织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10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任务目标,并明确了实施步骤、帮扶措施和工作要求。工程实施两年来,叶佰洲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全国10.9万个基层党组织和3.6万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14.6万贫困残疾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底数摸得清,帮扶才精准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残扶贫从逐户调查摸底开始。各地按照要求和标准逐村逐户进行摸底和筛选,确定帮扶对象并公示。同时,被确定帮扶的贫困残疾人经过审核后,逐一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工作档案和汇总名册,许多地方还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对被帮扶的贫困残疾人进行实名制管理,形成了完整、规范的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库。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各地对确定帮扶的残疾人进行分类施策,针对每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河南驻马店市根据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和残疾人的个性需求,将49.6万名农村残疾人纳入新农合,24万特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为360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为3.5万白内障残疾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730名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托养及机构托养服务。#p#分页标题#e#
步步谋创新,招招出效果
由于残障、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农村贫困残疾人已成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成果最难巩固的特困群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因此,各地在帮扶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帮扶残疾人的每一步都用心关爱,勇于创新。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