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海拉尔:草原垦区的别样“风情”

apple2014-07-17

  本报记者 买天 文/图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成片的油菜花海和数不尽的羊群、奶牛点缀其间,绿黄黑白的色彩成就了眼前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致。时至盛夏,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海拉尔农垦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中。被草原环抱的海拉尔农垦,因为绿色,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这里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最佳环境,不仅工业‘三废’污染低,而且每亩化肥施用量仅为6.5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倍。”海拉尔农垦集团总经理胡家才得意地对记者说,“牛羊肉、五谷杂粮、山野菜等优质土特产品是极其珍贵的品牌资源,我们珍惜这些资源禀赋,并通过我们农垦人的手,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

  节水喷灌,培肥地力

  ——作物夺高产垦区办法多

  记者来到谢尔塔拉农场,成片的油菜花蔚为壮观,横跨其上的指针式喷灌机,伸展开庞大的“双翼”进行喷灌作业。

  “既要保持草原生态平衡,又要确保18万亩作物有水喝,发展节水灌溉就是必然选择。”谢尔塔拉农场党委书记米建荣说,农场处于草原结合部,属较干旱土地,以前我们采用滴灌设施,一是滴灌不适宜大面积作物的灌溉,二是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管袋废料污染问题。“在东北广袤平坦的土地上,其实更适宜大型喷灌机械一展身手,经过比对试验,我们最终引进指针式喷灌机,灌溉效率大幅提升,节水效果立竿见影。”米建荣说。

  让土地喝好喝饱,还要让土地保存实力,作物在从土地中汲取营养的同时,土地本身也需要补给,因此,培肥地力成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泥河农牧场饲养了大量奶牛,自然也会产生大量的牛粪。“4万立方米牛粪可生产1万吨有机肥,七八千头牛所产生的粪便变废为宝。”特泥河农牧场场长张绍勋说,减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还田,对改造低产田、盐碱地大有裨益。已有的农作物大田地力恢复了,产量增加了,同时还拓展出了新的耕地,大麦、小麦、油菜等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油菜作为垦区一大农作物品种,更是被悉心呵护。油菜种衣剂包衣技术的推广,让油菜在还是一粒种子时就具备了强大的免疫能力;免耕、麦茬粉碎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运用,让菜籽油产量高、品质优。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等的实施,使得海拉尔农垦农作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近60万亩,从根本上改变了旱年对种植业的制约;而通过利用政策性贷款等手段,海拉尔垦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已扩增至30万亩。#p#分页标题#e#

  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让垦区外的农牧民也忍不住纷纷效仿,农垦的示范带头作用就这样在草原深处得到延展。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