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农民收入增长快速,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且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不断强化。此外,互联网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创新的重要助推器,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方兴未艾,更好地满足了社会生活需求。同时,A股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喜,也从微观主体层面反映出市场景气的回升和环境的改善——
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396元,同比实际增长9.8%。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9元,同比实际增长7.1%。这两组数字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延续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势头。
一般而言,衡量农民收入是否实现快速增长有两个参照标准:一是看收入增速是否超过同期GDP的增速,二是看收入增速是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按照上述标准,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速。此后4年来,这一势头得到了延续。基于此,有理由判断,“十二五”时期有望成为加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那么,今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何以快速增长?总的看,原因包括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工资上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从收入结构来看,推动农民收入增加的“四驾马车”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为农民收入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民收入构成与过去相比有哪些变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动力来源。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418万人,同比增加307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33元,增长10.3%。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继续增加,工资水平稳步提高,使得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显示,我国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依靠农民转移就业的推动,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速对城镇居民的赶超。这不仅有利于保持农民增收的持续性,优化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质量,也有利于倒逼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上半年,我国农业生产势头喜人,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增加,油料、糖料生产保持稳定,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国家继续提高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对棉花、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对食糖实行临时收储,农产品价格稳中略涨。不难看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价格支持政策发挥的“稳定军心”的关键作用,夯实了农民生产性增收的基础。#p#分页标题#e#
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不断强化,“三农”投入稳步增加,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在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今年以来仅农业“四补贴”就超过1700亿元。同时,农村改革全面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促增收效应明显。由于开展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明显增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了农民的股金红利收入。尽管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两项比重目前在农民收入中占比不到10%,但随着各地在试点中不断取得新经验,这些收入有望成为今后农民收入增加的最大潜力所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是国家坚持以工补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不过,下半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却不能低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就表示,从农民收入4个方面构成看,下半年增收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生产成本上升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双碰头,增长空间不大。预计下半年粮食价格下行压力仍较大,库存又处于历史高位,新粮集中上市后可能出现卖难;棉花、食糖价格或将持续下跌;生猪和家禽产品价格触底回暖。受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及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和工资上涨都将受到制约。至于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本身所占份额有限,且由政策转化为现实收入还有相当长的过程,短期内对农民增收贡献有限。
今后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在哪里?从目前来看,需要内外两方面挖潜。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在农业内部,增收要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上下功夫,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收。包括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强化产销衔接,防止出现“卖难”;推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产、流通、加工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涨、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要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增长7.5%以上的目标,还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外部增收空间。”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认为,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让更多农民融入城镇。此外,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也能有效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一些事关基础的重要改革应按照部署加快推进,如建立农业补贴稳定增加长效机制,健全适合特殊地区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财产权利,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加农民股息红利收入等。#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