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田野又闻蛙鸣声——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调查

nadmin2014-07-25
  为改变传统的增产增收方式,发展以高产、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农业,2013年,中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在五常、方正、肇东、克山四个县市建立示范区,推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控的现代农业植保技术服务新模式,推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控全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这种现代植保技术服务新模式在四个县市的水稻、玉米、马铃薯三种作物示范总面积达到3.22万亩。检测数据表明,项目实施收获了“作物增产、农药减量、环境变好”三大效果:示范区较对照区增产336万公斤,每亩增产12%至28%,平均每亩纯增收200元;示范区比常规防治区减少用药2-5次,平均亩用药量降低20%以上;肇东玉米项目区较空白对照区害虫天敌增加率57%,较农户用药区天敌数量增加3倍。
  近日,记者前往黑龙江采访,省植保站站长陈继光对记者说:“推行这种方案后,最直观的效果是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如今,走近田野,你能听见蛙声一片。”
  1
  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安全用药
  “这种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全国是首创。”陈继光告诉记者,由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具体实施的这种现代农业植保技术服务新模式,与传统植保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变针对一虫一病出一个方案的单独防控为综合防控。“千家万户卖药、千家万户打药”的情况在方案实施区不再存在。
  “这种新型植保模式由省植保站、农药企业联合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包括防治方案、植保产品、技术服务、残留检测等在内的植保一体化方案,由专业防治队喷药防控、统一作业。”
  他向记者简介了方案构成:1、技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由农药企业负责具体操作,即从种子处理开始到田间管理到收获,由一家主体企业和若干从属企业直接参与。主体企业要把实施方案设计好,所有产品都由主体企业提供,企业没有的产品自己花钱去买。从属企业有一至二个非常好的补充产品,与主体企业一起来完成项目。2、植保站、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对项目实施全程管控。农技推广部门协商企业参与产品供应,技术方案考虑科学用药和轮换用药的问题,准备第二套方案,每年的方案不能重复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实现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防止农民因某种药好用,大家都用并连续使用,因而造成抗药性快速产生,使产品寿命缩短,造成研发成本升高。因为企业研发一个新产品不容易,研发成本是1亿多元,预期使用寿命是10年,但因使用不当产品寿命只有3到5年。3、企业直接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服务协议,企业做出承诺,产品由企业直接提供。4、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技术推广部门要做一个土壤检测及上年的农产品残留检测;项目实施后每年对土壤、农产品做综合检测,对项目效果进行跟踪评估。#p#分页标题#e#
  陈站长对记者谈起推出这个方案的初衷:一是解决植保部门防治任务过重的问题;二是解决市场上农药品种过滥,以至于农民乱用药问题。三是解决最为重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方案推出前,陈继光找过好多家企业谈,最终中化农化表示愿意参与这个方案。为此,由黑龙江省植保站、示范地区所在的县(市)植保站和中化农化三方合作的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得以推出,省植保站拿出总方案,示范点结合本地特点细化方案,中化农化拿出200万元在四个示范点开始实行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签订三年,第一年免费供药,第二年收50%,第三年收75%,第四年全额收,但也远远低于市场价。在方案中农民是直接受益者,过去农药经过几级批发到农民手里价格已很高,基本上是农资经销商拿大头,企业拿小头,而农民承担了高生产成本。方案推行后,企业直接提供产品到田间地头。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技术人员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迅速提出解决办法。过去出现药害,农民上访告状,经销商找企业,最终是企业赔付了事。二是以往产品登记后,不知道在实际应用时有没有结构缺陷,现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为以后新产品开发打下基础。三是更重要的是企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深对产品的了解、对使用技术的认识、与农民的相互感情,增加了农民对企业的信任。
  整个方案体现绿色、环保、增产、节支要求。方案实施一年后,经省植保站综合检测,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产品农残远远低于国家相关规定标准。
  2
  方案推出后植保部门不能大撒把
  “这种模式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模式带来的植保效果难以控制的局面,推广部门又拿回了植保主导权,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是农民高兴、政府放心、社会受益、企业满意。”陈站长对方案实施后对所取得成绩非常满意。
  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四地试点推行,设计方案的省植保站并不是全交给企业实施,而是每个点由省站派出植保技术人员跟踪负责。在五常市远景村的水田中,省站药械科的肖迪穿着高筒雨靴与背着沉重的吸虫器的王振正在稻田深处费力地作业。肖迪告诉记者,她负责五常这个示范点,为检测田里的虫情和记录用药后的防治效果,她每周都要背着重达20多公斤的设备,做一次记录,这记录都要汇总到省站,由省站专家对方案做出技术评估,不足之处随时修正。
  植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围绕如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个目标实施的。陈站长问记者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做了大量工作搞各种培训、职教,农技人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可仍然达不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呢?这就是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这个弊端造成的。黑龙江6800万亩水稻,常年发病1千万亩,中央转移支付黑龙江的防治资金200万元远远不够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做。#p#分页标题#e#
  记者在采访中,总结农民有“五怕”:怕买到假农药;怕花高价买次品;怕使用不当效果不好;怕用药不对症;怕农产品药残问题严重影响其销售。这“五怕”靠农民自身难以解决,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担当责任。
  方案实施后,专业防治队伍的防治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过去专业防治队伍自己联系业务,市场不稳定。农民给什么药,防治队就打什么药,不管防治效果。现在实行技术一体化方案后,农技推广部门的植保技术人员先作病虫害检测再制定防治方案,要求防治队伍按植保部门技术方案统一实行操作。这对市场化的各个防治队伍来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植保部门的高标准要求下,防治队必须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升级换代植保机械,否则,达不到植保部门的技术标准便会逐渐淘汰。
  方案推出后有“四个满意”:一是由专业组织统一施药,把农业生产中风险最大的工作交由专业人员做,农民不再为一虫一病“单打独斗”。解决了病虫防治难,也解决了政府部门指导农民科学用药难的问题。通过防效增加,用药量减少的“一增一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效益,农民满意。二是从种到收,病虫草鼠害防控统筹规划,实施生物、生态措施有机结合综合运用,限制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控制了农残超标问题,社会满意。三是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达成了一种新型负责任的供求关系。通过与农民合作组织签约,企业对产品质量必须负责到底,农资供应实现“直通车”,在农民获得价格实惠的同时,企业也降低了成本,有了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企业满意。四是在统一精准施药标准下,通过竞争性选择,优胜劣汰,大大调动了专业防治队的进取精神,农药利用率不高、植保装备落后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将随之有效化解,胜出的植保服务组织满意。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