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乡村学校为何沦为乡村社会的“孤岛”

记者马富春 张鹏2014-07-25

  “学校和村庄成了两张皮”

  乡村学校为何沦为乡村社会的“孤岛”

  

  放学路上,姐妹俩相约在山上拾瓢子。随着撤点并校,大山深处的教学点相继停办,大山里的孩子们上学不得不又赶几里的陡峻山路。记者张鹏 摄

  

  王世明老师的背影。记者张鹏 摄

  一阵疾风暴雨,山洪咆哮而下,阻断了学校通向外界的道路。暴雨中,小山村突然停电,昏暗的烛光中,校长郭巨堂不停地念叨:“娃娃们应该都回到家了!”

  郭巨堂的担心事出有因。他所在的宕昌县临江铺镇张家庄小学,恰好处在临近3个村庄中央的孤岛上。学生们上下学都要穿越山谷、跨过小溪,才能走到通往村子的水泥路上,而且有些则需翻山越岭才能回到家。每逢下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师生就回不了家。

  令郭巨堂难以忘怀的是,前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暴雨过后山洪暴发,洪水阻断了学校的出路。眼看学生无法回家,他一个个打电话,请家长来学校接孩子,可任凭郭巨堂怎么央求,就是没有家长来。

  “有些家长在外地,有些则不愿意来,要求老师送孩子回家。”无奈,郭巨堂和老师们只能守着孩子,直到洪水完全退了,才将学生一个个翻山越岭送回家。等自己回到家,已是凌晨,且身体已经被摔得伤痕累累了。

  近日,在甘肃省陇南山区走基层,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张家庄小学的时候,恰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老校长郭巨堂不停念叨着孩子们的安全。回想起前年那次雨后受困、孤立无援的经历,这个男人陷入忧思。

  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复杂交错造就了陇南的山大沟深。山高、谷深、坡陡、地少、土薄的特征,注定了宕昌一带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且难以脱贫的现实。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3年,宕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52元,而在一年前的2012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550元。

  遍阅近年宕昌县的政府工作报告,狠抓劳务输出一直是该县的重点工作。2013年宕昌县输转劳务工10万人,创劳务收入10.5亿元,向省外输送劳务移民3000多人。

  而事实上,无论民间自发的移民还是政府大规模的政策移民,新千年以降,从未间断。青壮年纷纷逃离乡土,老人、孩子孤独留守,这样的现状在西部乡村再普遍不过。原本基础薄弱的乡村教育正是在逃离大山的大潮下苦苦支撑。 #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