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农民工人群为主的流动人口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据媒体报道,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已占到全国各地犯罪总数的70%以上。流动人口犯罪存在高犯罪率、高逮捕率、高羁押率的"三高"现象。
今天上午,北京市致诚公益律师事务所发布《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研究报告》,对该所2012-2013两年来办结的170起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统计。
调研显示,农民工中竟也出现了特殊的"职务犯罪",且多与雇主形成共同犯罪。
数据解读
18-29岁嫌疑人比例最高
致诚公益2012-2013年度办结的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共计170起(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诉讼阶段的案件),涉及102名当事人,其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84名,刑事被害人16名,被申请强制医疗的被申请人2名。
在被援助的84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中,18-29岁之间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46名,比例最高,占总数的54.8%;在所有被援助的当事人中,40岁以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共68名,占总数的81%。
女性犯罪近四成涉嫌诈骗
统计显示,故意伤害罪最多,占25%;其次是诈骗罪,寻衅滋事、妨害公务罪共占20.2%,前四项涉嫌犯罪人数占59.5%。
84名犯罪嫌疑人中,女性20人。而在女性犯罪中,涉及诈骗罪的7人,占到35%。
排在女性犯罪类型前三位的分别是诈骗罪、故意伤害罪和销售假药罪。
原因分析
维权遇阻产生报复心理
报告指出,农民工犯罪很多属于维权自救性犯罪,就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在维权无果或上告无门后,不得已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权益。
据致诚公益主任佟丽华律师介绍,自救性犯罪是在犯罪实施之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某种侵害,如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伤索赔的权利受到了侵害等,通过正当法律渠道无法及时、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农民工因此对于侵犯他们合法权益的主体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了仇恨和报复的心理。
常见类型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致诚公益就办理过一起故意伤害案,嫌疑人刘某兄弟俩跟着包工头干装修,在多次讨要工资无果后,二人和包工头发生肢体冲突,致包工头轻伤。#p#分页标题#e#
84名当事人中有10名涉嫌寻衅滋事犯罪,有7名涉嫌妨害公务犯罪,农民工涉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案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