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张静
走在村村通水泥路上,两边一片片规整的稻田,四周笔直的水渠清晰可见。“上游一放水,流经每块田的涵洞,随时拿个袋子一塞,灌溉的水量就可以自己调节了!”村委会主任朱自保边说边轻松拿起一个泥土包示范着,操作简单安全。这是记者在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马塘村看到的场景。
在2013年农田水利建设之前,马塘村灌溉的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渠道塌方、渗漏、淤积现象均较为严重,水流不畅,水量有限,所以导致“水没到家,时间过了一半”的现象时常发生。“以前,通知水渠要放水了,村民组之间是根据田亩数来算灌溉的时间,而上游通知放水的时间算起要经过12个小时才能流到我们村,每个组灌溉大约1~2个小时,通常在时间节点,因为过了几分钟还没放,便开始找我麻烦了,为推迟一分钟放水而发生争执是常事!”民兵营长解正玉介绍说,那时候看守渠道,一天十趟不算多,放水无序,无闸控制。而如今,上能进水、下能排水,水泥砌成的水渠间设有“节制闸”,对于灌溉水量的控制完全在掌握之中。
小郢村民组的程宝智是当地一位承包600亩田的种粮大户。他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就是好管理、省人力。以前用水难,情急之下,买水泵抽水,但是层层“翻水”更难。现在水来了说放就放,流量增大、灌溉周期缩短,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
“渠成行,路成网”。自从2013年这里被列入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建设项目区后,以“旱能灌、涝能排,路成网、沟相通”的标准进行设计,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淠河灌区潜南干渠孙集支渠,并通过项目区内塘坝进行调节。今年项目区虽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但通过项目建成后,利用新建渠道的输水能力有效地治理了渠道的渗漏、淤塞等现象,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得到了保证。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