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群众转帮着群众办
——山东省禹城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四化工作法”探访
本报记者 杨志华 通讯员 孙清阳 李丽峰
“现在,我不出家门口,家里的事(党员干部)帮扶队全替我办了!”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禹城市采访,该市张庄镇前王村60岁村民王连春激动万分。老王说,他无儿无女,老伴长期卧床不起,2012年自己住院,当时因为大笔治疗费想放弃治疗,村支书尚振亮和党员干部带头并动员了全村捐款3万多元帮他支付了医疗费。作为党员干部重点帮扶户,平时老两口办低保、医保手续,浇地、收麦子,修水管、接电线,凡是大事小情,只需一个电话,党员干部帮扶队和村里代办员就会上门服务。
老王一家只是禹城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10多万获益农户的一个缩影。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告诉记者,以前“党员围着干部转,小干部围着大干部转”的现象较普遍,活动开展以来,禹城市为了转变作风,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提出了“围着群众转,帮着群众办”理念,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乡村夜话等活动,探索出了“网格化覆盖、平台化对接、个性化服务、制度化保障”的“四化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市4806名机关干部、12201名基层党员参与走访活动,发放征求意见表和便民联系卡9万多份,收集意见诉求5720条,解决实际问题3120件,为群众办实事1740项,实现了党员干部转作风、农民群众得实惠。
网格化覆盖:所有党员干部都有服务对象,所有城乡群众都有党员干部联系
按地域分布,全市划分成不同网格,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服务网格,实现了全市城乡社区、基层党员和农户三个全覆盖,通过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活动,做到民情无遗漏,服务无缝隙
“李局长白天晚上找我,苦口婆心劝我,还帮我解决了实际问题,就看他的面子,我再也不上访了!”房寺镇屠厦社区村民司泽兴说。老司曾是当地有名的老上访户,10多年来上访不断,镇上、村里做了大量工作,但都没奏效。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禹城市以网格化覆盖为依托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作为自己负责联系的网格内群众,该市信访局副局长李来福多次到司泽兴家中,白天找不到就晚上来,推心置腹,入情入理,并协调镇上解决他的生活困难,终于使他解开了思想疙瘩,不再上访。
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亮告诉记者,在“大走访”前,按照居住相邻、便于联系原则,禹城市农村社区以自然村为单位,城市社区以小区楼宇、城区商户以商业街为单位,划分网格,按人定户,自然村以每20~50户(或1个村民小组)为1个网格;城市社区以一栋楼为1个网格;“两新”组织、卫生院、中小学等基层单位党员干部重点联系本单位本系统职工、服务对象,以车间、班组、科室(或20~50名员工)为1个网格;城区商户以一条街为1个网格。#p#分页标题#e#
全市所有党员干部分配到网格,联系网格内的党员群众,每名党员干部联系5~10户群众。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实现全市382个农村社区和6个城市社区全覆盖;市乡机关干部和党代表联系普通党员,实现全市1.4万名基层党员全覆盖;全体党员联系群众,实现全市10万多户群众全覆盖。
“万名干部大走访”活动伊始,全市党员干部根据自己联系的网格,走村串户,拉家常、听民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白天家访经常找不到人,怎么办?市里又开展了“乡村夜话”访谈活动,走访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走访。访谈中,按照统一要求,每个走访人员都做到了“四必访、六必谈”,即弱势群体必访、致富典型必访、老党员和老干部必访、上访户和意见户必访;必谈家庭情况、思想情况、工作状况、生活状态、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