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企业驱动"杂粮厨房"——山西小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 吴晋斌2014-09-09

  农产品的终极消费在餐桌。然而无论是馒头、包子、面条还是莜面鱼鱼、荞面猫耳朵、红面插尖,对于山西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主食却大多是会吃不会做。

  一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费的馒头、面条总产值达20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发达国家的70%,我国的主食产业化率只有15%。这意味着,主食加工业蕴藏着农业产业化的巨大利润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主食制作方式已经从家庭自制为主向工业化和社会化供应转变,“为80、90后做什么饭”成为山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消费者舌尖的一个课题。

  2012年以来,做中国北方杂粮主食厨房成为山西破解这个课题的一个解:两年来,山西小杂粮主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12家企业跻身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杂粮厨房的山西逻辑

  放在全国市场的天平上称一称,山西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小杂粮。据调查,山西小杂粮目前有豆、麦、粟、薯、黍5大类20种,种植面积近年来维持在1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1/10。谷子、荞麦和燕麦等小杂粮的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p#分页标题#e#

  优势背后难掩小杂粮王国的窘境: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山西小杂粮的种植面积“缩水”500万亩,总产减少10亿公斤。近年来随着杂粮产业化的发展,这一下降趋势才有所改变。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如何吃出健康成为城乡居民消费主要需求。小杂粮以其膳食纤维素丰富和保健性功能成为人们主食餐桌上的新宠。

  但是,山西小杂粮产业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卖原粮成为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但是却难为了城里人;此外,产业化进程缓慢,深加工产品较少,缺乏规模化企业的拉动,导致了很多杂粮食品仅局限于风味小吃,未进入三餐主食。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以来,山西杂粮产业确立了杂粮主食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并逐步对现有杂粮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动了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杂粮主食产业有了快速发展的两年。

  两年中,企业成为承担山西小杂粮产业化的驱动力量;企业成为主体,政府只做两件事——规划引导、服务协调。#p#分页标题#e#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