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大踏步转型的今天,在山区生态环境优势日渐受到追捧的今天,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产品溢价,最后增效增收,是山区农业发展亟待破解的一个共同命题。
丽水山区,一个被“养在深闺”的“欠发达地区”,在浙江11个地市中,交通最为不便、经济发展最为滞后。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经济发展犹如“螺蛳壳里作道场”,制约众多。
但此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环境质量连续11年位列全省第一,省级生态县创建实现“满堂红”,被誉为“浙南林海”、“天然氧吧”、“中国生态第一市”。
记者最近前往采访,发现该市“生态精品农业之路”颇具借鉴意义。这就是找准战略定位,实行生态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其实践,正生动地阐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
生态化发展——丽水农业的战略定位
从杭州驱车前往丽水,一路上最大的感受便是“生态”二字。这里的确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十面霾伏”之中,丽水保持一枝独秀;当浙江其他地区正寻找可游泳的河,丽水却寻找不能游泳的河。#p#分页标题#e#
就在不久前,中国气象学会组织11位专家对丽水的气候、生态、养生资源和气候养生适宜性进行分析论证,一致同意授予该市“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称号。专家们惊叹不已:“在工业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竟然还有如此一座绿水青山之城!”
经济高歌猛进的年代里,为何丽水能逃脱工业污染的厄运,守得住绿水青山?事实上,作为后发地区的丽水,面对纳税大户、百亿项目的诱惑,也曾大干快上工业项目。一度还将其他地方转移出来的人造革企业,大批引入落户在工业园区,引得怨声载道。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旗帜鲜明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论断,并告诫丽水:“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自此以后,丽水生态立市不再游移。
去年底,丽水GDP和工业总产值考核被取消。在市委书记王永康看来,松绑GDP意味着更严的“考核”。因为丽水今后的发展,只能走一条路,这就是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高质量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在市委全会上,丽水明确提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三产”联动发展,而生态农业则是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的基础。
但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毕竟只是个概念。要想把概念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必须在目标、道路、方法上,根据丽水的客观实际情况有所探索,有所突破。#p#分页标题#e#
丽水市副市长任淑女分析:丽水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具潜力、最具希望的也是生态,这种优势落到农业上,就是应该体现为生态精品农业。在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生态精品农业将大行其道。丽水市农业局局长姜波认为:丽水90%是山区,所谓的耕地都只有巴掌那么大,而且层层叠叠都是梯田,机械化、设施化根本施展不开,因此,通过扩大规模实现增收只能是天方夜谭,唯一的路径就是走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由此问世。记者注意到,丽水为农产品所做的战略定位是“三高”: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市场所做的战略定位也是“三高”:高竞争力、高性价比、高收益。通过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三生共赢、三产融合,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打造面向城乡居民品质消费需求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
“定位”,这个原本在品牌营销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被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在任淑女看来,目前农业领导工作的重点不再是跑田头抓生产、抓技术,而是通过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分析,找准自身定位,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目标明确了,道路和方法就会水落石出。”这位高校教师出身的女市长说。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