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糖产业,涉及广西2000万蔗农,30多万产业工人。新榨季来临,广西着力糖业“二次革命”——推动“第一车间”种植现代化,加快制糖企业整合重组,求解糖业突围之路。
1.困局:
蔗农基本不赚钱,糖企连续三榨季亏损,蔗款兑现难
甘蔗收购价下跌,又遭遇“威马逊”台风,崇左市江州区农民黄志民一脸阴沉。“每吨440元!这个价根本赚不到钱的。”黄志民说,甘蔗种植成本436元/吨,平均亩产4.5吨,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纯利不到20块钱。而种香蕉,每亩利润3000元,种木薯,一亩也能赚600多元。今年春天,他把甘蔗种植面积从30亩减到25亩。
江州区糖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种甘蔗比较效益低,蔗农积极性下降。据统计,今年江州区甘蔗种植面积同比减少3万亩。
台风影响如雪上加霜。江州区濑湍镇镇长龙开云说,全镇11万亩甘蔗,倒伏超过4万亩,再加上水淹的,受灾面积占到一半,大量甘蔗倒伏造成单产和糖分下降,影响农民收益。
崇左是我国重要的糖业生产基地,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崇左市糖业发展局初步估算,这次台风使全市200多万亩甘蔗受灾,减少原料蔗100万吨左右,预计糖业损失达6.3亿元。
蔗农减收,糖企日子艰难。宾阳县大桥糖厂一位负责人说:“按现在甘蔗440元的收购价算,糖厂每产一吨糖要亏100—200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局数据显示,不少糖企已连续三个榨季亏损, 2012/2013榨季有81家糖厂亏损,亏损面达78%,整个产业亏损15.25亿元。
企业大面积亏损,兑现蔗款成了难题。宾阳县黄卢村蔗农卢叔说:“去年卖的30吨甘蔗,到现在还没拿到钱。”据他介绍,村里的其他蔗农,最多的拿到了50%蔗款,几乎没有一个能拿到全部款的。
这并非个案。在江州区,截至8月1日制糖企业兑付蔗款20.4亿元,兑付率为76%。
2.把脉:
“第一车间”成本高,亩产不及国外一半,产业转型升级迫切
曾经的“甜蜜事业”为何风光不再?
“最大差距在‘第一车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参事汪春伟说,与国外相比,国内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低,种植条件差、良种推广能力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等于在起点就失去了竞争力。
据分析,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巴西等产糖国的甘蔗亩产量可达到10吨左右,而我国甘蔗种植平均亩产只有4吨。在广西,1600多万亩糖料蔗,80%集中在干旱贫瘠的坡地,地块分散,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上“靠天吃饭”,全区有灌溉条件的蔗地不到15%。#p#分页标题#e#
中粮崇左糖厂总经理韦志军调研发现,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成本才114元/吨,而崇左的甘蔗成本436元/吨,一吨要高出300多元。仅采收一项,澳大利亚实现机械化,有专业公司提供服务;而在崇左,农民基本依靠人工采收,一吨成本要120元。
制糖企业小而散,国内原糖加工能力迅速膨胀,加剧产业矛盾。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目前国内年生产食糖量1300万吨左右,年食糖消费量约1350万吨,供求略有缺口。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竞相建设原糖加工项目,造成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迫切。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